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特征及在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本文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特征及在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资源 地方课程 意义
【摘要】:地方课程的开发,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这既是我国当代教育的要求,也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础教育的需求。而开发地方课程的前提就是应充分认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科学、有效地发掘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资源,选择其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优秀音乐文化成果并将其纳入课堂教学,这将对新疆基础教育音乐地方课程的建设具有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作者单位】: 成都师范学院音乐系;新疆教育学院音乐分院;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资源 地方课程 意义
【基金】: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当代社会变迁中的哈密木卡姆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CD090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为引人注目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参与、推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孙露f^;张血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开发[J];学前课程研究;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振国;;论民族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马戎;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陈忠勇;王波;;苗、汉杂居地区苗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原因分析——以毕节市观音桥办事处苗族教育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4 马晓龙;徐东;龙飞鹏;杨庆玲;;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基础教育历史与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5 孙宗芹;;论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育中的文化教育[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6 蔡虹;;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筑牢反分裂反渗透阵地[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蔡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浅析构建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陈沛照;;困境与出路:关于武陵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杨浩强;;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10 武秀英;;文化生态位对提升民族文化的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成人教育研究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胡建川;;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史梦薇;;试析镇山村民族传统教育现状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玉彬;张树安;宋敏;李晓梅;;民族高校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滕志妍;;民族地区地方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的迷误[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任胜洪;;侗族歌班的社会人类学分析——以从江县小黄侗寨为个案[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罗利群;;民族教育研究的女性主义质性研究视角[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向帮华;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6 温润芳;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陶格斯;文化差异与民族学生学业质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成;红瑶地区乡镇内教师支教工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贤军;广西白裤瑶村落体育文化变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原春燕;平山木柄瑶的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金英;当代蒙古族学校教育和翻译事业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杨道军;语文学习方式对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燕;国家文化安全背景下新疆边境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7 方娟;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D];云南大学;2010年
8 石静;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师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的角色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聂吉凤;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偏差及纠正[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谭亲毅;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初中生学习倦怠问题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乔晓光;一个被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李姗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5期
3 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和民族文化资源整合[J];美术研究;2003年01期
4 杨怡;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现状及相关问题[J];文物世界;2003年02期
5 李季湄;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幼儿园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及其课程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6 蒋红斌;地方性知识与地方课程开发——一种批判性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4期
7 赵志军;地方课程建设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3期
8 卓晴君,徐岩;关于地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年04期
2 韩大蕤;;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唱法的现实和社会意义[J];黄河之声;2011年11期
3 王唯;音乐的意义:不确定性——一个音乐美学的话题[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4 范长风;花儿功能的意义体系及其思考与表述[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4期
5 马树春;让世界充满爱:流行歌曲中的人道主义——中国流行歌曲主题研究之三[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6 傅国庆;论声乐教学中美感意识培养的意义——兼论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J];音乐探索;2004年02期
7 周顺平;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再认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王容;;论音乐素质的培养对工科类学生的重要意义[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8期
9 王熠娜;李蕾;;论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静;;浅谈曲式作品分析在钢琴演奏中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鲍宏铮;中芭《泪泉》意义非凡[N];北京日报;2002年
2 杨格;诠释经典的意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苗青;让我们共同打造一张金华的有声名片[N];金华日报;2007年
4 李鹏英;泾源县回族踏脚舞走进校园[N];宁夏日报;2007年
5 艾福梅邋曹建 何奕萍;宁夏校园唱响回族花儿[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王天一;新型转调筝研制成功的意义[N];音乐周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晓峰;音乐理解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红;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密;高校声乐教学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意义及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孔群;浅析福雷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表现功能及对演唱的意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恩琳;声乐基础训练的内容及其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向京;论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和声游移的表现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曹洋;论想象在声乐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尚建科;论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文娟;解析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的情感性及在声乐学习中的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珊珊;音乐语义性与非语义性的冲突与协调[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管民;二胡移植作品发展概述[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033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033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