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拉伊”曲调的变异性之微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藏族“拉伊”曲调的变异性之微观研究
【摘要】:藏族"拉伊"曲调非常丰富,在安多藏区"拉伊"曲调基本相同,但由于其在安多藏区分布较广,而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若将其置入青海省黄南、海北、海西等不同藏区的民俗活动当中展开研究,可以窥知同一曲调"拉伊"在不同歌者中产生的变异性,并能够据此进一步分析总结其变异规律。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拉伊”(情歌,藏语音译)是藏族地区不可缺少的一种民间演唱艺术。它在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并以口头方式留存于民间。笔者经过多次田野调查和采谱分析后,发现因藏族分布地域不同,致使“拉伊”的曲调及唱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异。在本论文中,笔者将通过不同活动由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尕藏;藏族拉伊浅谈[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梅热拉伊蒂斯 ,王守仁;梅热拉伊蒂斯诗三首[J];苏联文艺;1984年01期
3 赵邦楠;罗念一;;安塔拉伊[J];音乐世界;1997年Z1期
4 王双成;藏族“拉伊”的特殊唱词及其成因探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5 韦仁忠;;青海“花儿”和“拉伊”整体结构形式的对比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银卓玛;;藏族“拉伊”曲调的变异性之微观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刘文飞;“执着于人的崇拜”——梅热拉伊蒂斯简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01期
8 李学琴,紫腾嘉;浅析四川藏区“拉伊”的艺术特色[J];西藏艺术研究;1995年02期
9 谈爱芳;;采花节上的情歌——拉伊[J];音乐创作;2014年03期
10 仇保燕;草原上的“拉伊”晚会[J];丝绸之路;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我的责任就是给受害者以公正”[N];法制日报;2007年
2 建军 李永继;共和县被文化部命名为藏族“拉伊”之乡[N];青海日报;2011年
3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赵广俊;芬兰女记者揭露假医生(下)[N];光明日报;2012年
4 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宋文富;克拉伊什尼克被捕前后[N];光明日报;2000年
5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赵广俊;芬兰女记者揭露假医生(上)[N];光明日报;2012年
6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醉人浪漫的情歌拉伊[N];青海日报;2013年
7 记者 裴广江 李永群;欧盟与津联合政府进一步接触[N];人民日报;2009年
8 何曙荣;“闪离”的代价[N];人民日报;2011年
9 记者 范京蓉;开展合作 促进交流[N];深圳特区报;2010年
10 记者 陆绮雯;“玫瑰王国”带来美丽芬芳[N];解放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尤拉太;论青海湖周边的藏族情歌(拉伊)[D];西藏大学;2010年
2 朴恩真;韩藏情歌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银卓玛;神圣仪式与世俗情感——青海黄南民俗仪式及拉伊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韦仁忠;天祝“花儿”与“拉伊”的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5 美朵吉;安多拉伊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加太;论安多拉伊的发展及其特点[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00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0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