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创作中歌词与曲调的关系探析
本文关键词:歌曲创作中歌词与曲调的关系探析
【摘要】:歌曲创作思维框架是建构在词曲作者对歌曲创作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多种不同的创作思维构成了音乐语言的多种风格及表现形态。中国当代歌曲的创作正处于异彩纷呈时期,政治上的通达和经济上的繁荣必然为歌曲创作思维提供多向多重的框架结构。文章从分析歌词的内容、节奏、结构入手,阐述了歌曲创作中歌词与曲调的关系,并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具体分析,进一步阐明创作构思过程中歌词与曲调的内在联系。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4.9
【正文快照】: 歌曲创作实质上是求得文学形象(词)和音乐形象(曲)的完美结合。文学形象的审美感官是视觉,音乐形象的审美感官是听觉,由视觉审美到听觉审美的转化需要找到转化媒介。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不是技艺,而是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的传达”,文学与音乐结合的媒介或共振点就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鸿;;流行歌曲给现代诗歌创作的一点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费良华;流行歌曲歌词的语法规范问题[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3 黄笑愉;;方文山歌词与其诗歌艺术特色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胡婷;;从《望乡词》看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征[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Z1期
5 翁葵;;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征与演唱风格探究[J];大舞台;2010年05期
6 张琴;;《好汉歌》艺术特点分析[J];电影文学;2009年09期
7 郑清军;;浅谈流行音乐创作上的弊病[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8 李鹏程;;论倪维德歌词创作主题与艺术[J];大众文艺;2010年05期
9 蒋玲;;流行音乐创作中的手风琴伴奏通俗化问题[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10 徐斐;;从民族音乐的角度分析学堂乐歌的美学特征[J];大众文艺;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畅;中国古代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之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陈永春;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宋秋敏;“流行歌曲”视角下的唐宋词[D];苏州大学;2008年
5 杨晓静;歌曲翻译三符变化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蕾;现代性的漂浮[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慧慧;千载古乐 魅力隽永[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3 张僳君;旅游歌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陈岭;歌词隐喻理解对声乐教学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周燕;当代歌词中“狼”意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莹莹;论当代中国流行歌词中的“及时行乐”主题[D];暨南大学;2011年
7 谭笑;中国大陆都市流行歌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莺;福雷与黄自艺术歌曲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蒙海;中国创编合唱作品歌词的审美特征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国安;试论歌词与中学语文教材的系统整合[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耿中;歌曲创作中词曲关系的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9年01期
2 宋金环;从歌词分析入手进行师范生的歌曲创作教学实践[J];音乐天地;2004年10期
3 罗佳;;歌词在歌曲创作中的引领性作用探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张明德;;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1期
5 席宁;;论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J];才智;2010年22期
6 雷丽;;论歌词的艺术美[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付红艳;谈朱季贤歌曲创作的艺术魅力[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8 曹佳佳;曹士波;;从沈括的“声中无字,字中有声”谈起[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2期
9 何振京;词曲关系散议——歌曲创作随笔[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10 邓育文;;试析客家山歌的节律美[J];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建民;;长城(歌词)[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4期[C];2010年
2 樊成岩;;歌唱中的咬字吐字[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3 ;吟诗与歌曲创作[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4 樊鸣雷;;如何创作行业歌曲[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施王伟;;谈现代歌曲创作的走向[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李慧明;;不待山重水复 已现柳暗花明——歌词换韵刍议[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7 小民;;试论“情”在歌曲创作中的位置[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贾允常;;群众歌曲创作中的几个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9 林荣钦;;对当代流行歌曲中歌词低俗化现象的反思[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锺东;张树礼;;谁来为工人歌曲创作的贫乏买单[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兆忠;为“倚曲填词”叫好![N];音乐周报;2003年
2 苏夏;让旋律从歌词中跃出、飞翔![N];音乐周报;2004年
3 张藜 唐干成 柳真发;歌词歌曲创作产业化方略[N];音乐周报;2003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实习生 钟沐晨 记录整理;“深圳之声”唱响激情时代[N];深圳特区报;2010年
5 幼彤;关于西部歌曲创作的思考[N];人民公安报;2000年
6 曹绍德;歌词贵在卓然天成[N];音乐周报;2003年
7 袁柳;乘着童声的翅膀[N];无锡日报;2007年
8 匡生元;对网络歌曲不必另眼看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二锅头 肖辉政;听乐辨词[N];电脑报;2004年
10 记者 黄敏;《醉了,丽江》《白云》获一等奖[N];云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静;歌曲翻译三符变化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李秋菊;清末民初时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廖泓泉;北宋前期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冯存凌;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乔邦利;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张娟;台湾新音乐(1945-1960)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7 卿菁;美国百老汇“整合音乐剧”[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傅显舟;音乐剧歌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陈美兰;台湾民间歌曲的治理效应与审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乔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圆圆;印青歌曲艺术特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金磊鑫;蒙古族风格歌曲的创作与演唱[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芮晓华;张彬艺术成就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杜晨;歌曲在中国近现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超;流行文化中的网络歌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晏文;黎英海歌曲选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双松;贝多芬《三首歌曲》(OP.83)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窦义部;燕赵军旅词曲作家对我国歌曲创作发展的艺术贡献[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榕;中国少儿歌曲创作百年轨迹[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00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200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