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时代的原生态民歌商品化现象初探
本文选题:声乐表演艺术 切入点:原生态民歌 出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于善英;歌剧咏叹调与艺术歌曲的不同特征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马莉;;浅谈“中国歌剧起源及第一次歌剧创作高潮”[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3 郭克俭;建构歌剧美学之厦——《歌剧美学论纲》读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1期
4 李众川;;歌剧应借鉴戏曲表演实现民族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01期
5 肖云涛;;关于美声唱法演唱风格的发展变化[J];文教资料;2006年03期
6 王东亮;关于歌剧《卡门》的情节发展与戏剧冲突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0期
7 李秀华;从普契尼歌剧谈咏叹调的戏剧性[J];音乐探索;2003年04期
8 高静;;罗西尼歌剧咏叹调的戏剧化表现功用[J];中国音乐学;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3 卿菁;美国百老汇“整合音乐剧”[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傅显舟;音乐剧歌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蓓;论歌唱的艺术再现[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洪江|;从《诺尔玛》看贝利尼歌剧的艺术特点[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符彦虹;歌剧《图兰朵》中柳儿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论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娜;郭兰英和彭丽媛所扮演的喜儿的唱法和风格特点之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金芳;音乐剧<猫>的声乐审美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董辉;格鲁克歌剧《依菲姬尼在陶里德》艺术风格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7 刘肖佳;论雷哈尔轻歌剧《风流寡妇》的创作特征及演唱[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云;孱弱的小花凋谢在破陋的顶楼[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9 周琴;韦伯歌剧《自由射手》艺术风格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10 王杨;咏叹调演唱中的二度创作问题[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倡夫打令》(朝鲜族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2 周青青;;原生态民歌价值分析[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3 ;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金奖[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4 毛俊玉;;原生态民歌的“人间四月天”[J];文化月刊;2011年06期
5 罗杨;;心灵歌声永不落[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6 ;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银奖[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7 ;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铜奖[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8 ;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评委会特别奖[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9 毛继增;;应特别关注悠久、珍稀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弘扬[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10 吴荣顺;;原生态民歌中的“韵”音传承[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许佳明;;一方水土一方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许佳明;;试论芦墟山歌的保护与传承[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沈奕汝;;让渔民号子在海天之间悠扬传唱——舟山渔民号子的艺术综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董茉;;冀东民歌的传承与发展[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覃思;为原生态民歌呐喊[N];广西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杰;我市原生态民歌协会成立[N];大同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天韵;原生态民歌 坚守还是变通?[N];广西日报;2011年
4 ;原生态民歌:盛典背后的冷思考[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李松;原生态民歌的“再生”之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通讯员 赖广昌;在场与离场:原生态民歌的传播[N];湖南日报;2011年
7 记者张旭 召日格图;鄂尔多斯原生态民歌民乐研究学会成立[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8 金鸿为;荟萃精华 传承瑰宝[N];云南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原碧霞 ;原生态民歌 借刀郎之势成市场新宠[N];经济参考报;2004年
10 陈立;“龙凤呈祥”风景好[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茂玲;论现代文化视阈下我国原生态民歌的生存与保护[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微;声乐表演艺术中的虚与实[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3 魏敏;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过程美与效应美[D];兰州大学;2010年
4 孙治国;从《度曲歌诀》透视声乐表演艺术的互通性美学原则[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5 贺凌云;在传承中求发展[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6 肖晖;三个“喜儿”演唱版本的差异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卫国;论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志红;从原生态民歌的流行看中国民歌发展新趋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波;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曲目选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洪艳;对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19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171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