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套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研究
本文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套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套曲《罗密欧与朱丽叶OP.75》改编自其同名舞剧,,该作品完成于普氏的创作成熟期,是一部能够集中体现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杰出作品。本文通过对该作品创作背景与音乐本体的深入研究,挖掘出普氏的五大创作特征(古典性、创新性、抒情性、运动性、谐谑性)以及作曲家创作中的俄罗斯音乐风格之所在。同时笔者通过自身的演奏实践,在本文中对该作品的技术重、难点进行了细致的总结与分析,以对未来的演奏者提供参考。 本文共分三章。在第一章中,笔者首先分三个时期介绍了作曲家的创作生涯与各时期的代表作品,同时对每个时期的创作特点予以梳理。其次,笔者由同名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入手,对该舞剧与由其改编而成的钢琴套曲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中包括创作过程、上演时间、乐曲与脚本的对应以及外界评论等内容。 在第二章中,笔者对本套曲十首作品的音乐本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旋律、节奏、力度、速度、曲式、和声与调式调性等方面,对每首作品的创作技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谱例加以佐证。 在第三章中,笔者依据每首作品的标题与其所对应的脚本,将十首作品分为人物描写、场景描写与综合描写三类。同时对每一类、每一首作品在演奏中的重、难点进行了总结,从触键、放松、指法以及踏板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演奏提示。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套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 音乐本体 演奏技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24.1;J614
【目录】:
- 中文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引言13-25
-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13-15
-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5-23
- 三、 本课题研究计划23-25
- 第一章 普罗科菲耶夫的艺术生涯与作品简介25-33
- 第一节 普罗科菲耶夫的艺术生涯25-29
- 一、 求学时期25-26
- 二、 旅居海外时期26-28
- 三、 苏联时期28-29
- 第二节 钢琴套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op.75》简介29-33
- 第二章 钢琴套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本体分析33-87
- 一. 《民间舞曲》 Folk Dance33-39
- (一) 旋律34-35
- (二) 调式调性35-37
- (三) 和声37-39
- 二. 《场景》 Scene39-44
- (一) 旋律40-41
- (二) 节奏41-42
- (三) 和声42-44
- 三. 《小步舞曲》 Minuet44-51
- (一) 旋律45
- (二) 力度布局45-46
- (三) 调式调性46-49
- (四) 和声49-51
- 四.《少女朱丽叶》 The Young Juliet51-56
- (一) 三个主题51-52
- (二) 旋律52-53
- (三) 和声53-55
- (四) 调式调性55-56
- 五. 《假面》 Masks56-60
- (一) 旋律57-58
- (二) 和声58-59
- (三) 伴奏音型59
- (四) 调式调性59-60
- 六. 《蒙太古与凯普莱特》 The Montagues and Capulets60-66
- (一) 旋律61-62
- (二) 节奏62
- (三) 调式调性62-64
- (四) 和声64-66
- 七. 《劳伦斯神父》 Father Lorenzo66-69
- (一) 旋律67-68
- (二) 调式调性68-69
- 八. 《茂丘西奥》 Mercutio69-76
- (一) 三个主题70-72
- (二) 节奏72-73
- (三) 调式调性73-75
- (四) 和声75-76
- 九. 《少女与百合之舞》 Lily Dance of the Maidens76-80
- (一) 节奏77-78
- (二) 旋律78-79
- (三) 调式调性79-80
- 十. 《临别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Romeo Bids Juliet Farewell80-87
- (一) 速度与节拍82-83
- (二) 和声83-85
- (三) 调式调性85-87
- 第三章 钢琴套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奏处理87-120
- 一. 人物描写87-101
- (一) 《少女朱丽叶》The Young Juliet87-91
- (二) 《蒙太古与凯普莱特》 The Montagues and Capulets91-95
- (三) 《劳伦斯神父》 Father Lorenzo95-97
- (四) 《离别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Bids Juliet Farewell97-101
- 二. 场景描写101-114
- (一) 《民间舞曲》 Folk Dance101-105
- (二) 《场景》Scene105-108
- (三) 《小步舞曲》 Minuet108-111
- (四) 《少女与百合之舞》Lily Dance of the Maidens111-114
- 三. 综合描写114-120
- (一) 《假面舞会》 Masks114-116
- (二) 《茂丘西奥》 Mercutio116-120
- 结语120-126
- 注释126-128
- 参考文献128-132
- 舞剧人物简介132-13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133-134
- 致谢1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丹;;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套曲《瞬间》的五条创作主线及其演奏处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孙艺辉;;普罗科菲耶夫和他的钢琴作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0期
3 俞海南;普罗科菲耶夫音乐语言的继承、革新及他的创作风格[J];音乐研究;1985年02期
4 王暹;普罗科夫菲耶夫钢琴音乐纵览[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5 孙维权;;创新的纯j8——普罗科菲耶夫和声思维初探[J];音乐艺术;1993年03期
6 毛自平;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浅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王丹;;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小品中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龚佩燕;;论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创作风格[J];音乐天地;2009年11期
9 朴英;普罗科菲耶夫的和声手法(上)[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朴英;普罗科菲耶夫的和声手法(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陆慧敏;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第二组曲的和声手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振龙;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和声技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熊英;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套曲《罗密欧与朱丽叶》op.75的音乐语言与演奏处理[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套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27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