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巴赫康塔塔的艺术特征与第202康塔塔的演唱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12 14:03
  经过了格里高利圣咏、经文歌、众赞歌、意大利牧歌等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最初在意大利形成了康塔塔这一声乐体裁。复调音乐的兴起后音乐不再是单调无味的,从单旋律到多声部,音乐的体裁发生着改变,这些改变都在影响着音乐巨匠巴赫的作品。巴赫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所以其作品里具有宗教性是必然的。在巴洛克时期每一种音乐体裁都存在世俗性的艺术特征,巴赫将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结合做到了顶峰。巴赫康塔塔中悠扬的旋律线条、和谐的器乐织体使作品歌唱性强。巴赫宗教康塔塔中众赞歌的运用是巴赫独特的手法,以及音乐的发展具有不同于其他体裁的的戏剧性艺术特征。根据这些艺术特征,使我们可以在演唱时对巴赫康塔塔的风格把握上更加的准确。本文以一部巴赫世俗女高音康塔塔作为研究对象,以宣叙调和咏叹调分别分析这部康塔塔的演唱技巧。巴赫严谨的音乐概念与优美的音乐旋律相结合,使康塔塔这种音乐体裁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创作影响了后来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也成为了当代作曲家学习运用和模仿的重要材料。巴赫康塔塔对于西方声乐艺术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我们在演唱和剖析欣赏巴赫康塔塔的同时,作品的艺术性以及他对音乐的专注认真和奉献都是值得我们学...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特色
第二章 康塔塔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
        (一)单声部格里高利圣咏
        (二)复调音乐
        (三)众赞歌
        (四)意大利牧歌
    二、发展
        (一)17世纪
        (二)18世纪
        (三)20世纪
第三章 巴赫康塔塔的艺术特征
    一、创作背景
    二、宗教性
        (一)服务于宗教仪式
        (二)将众赞歌融入康塔塔
        (三)体现在音乐内容、结构中
    三、世俗性
        (一)返始咏叹调的使用
        (二)舞曲与序曲的借鉴
        (三)世俗情感的表达
    四、歌唱性
        (一)音乐发展注重歌唱性
        (二)在情感表达中体现
        (三)通过歌词的韵律、节奏体现
    五、戏剧性
        (一)通过歌词的对比体现
        (二)在调性的统一、对比中体现
        (三)在众赞歌中体现
第四章 巴赫康塔塔第202《你退让吧,犹豫的阴影》演唱分析.
    一、咏叹调的演唱分析
        (一)第一乐章
        (三)第三乐章
        (三)第五乐章
        (四)第七乐章
        (五)第九乐章
    二、宣叙调的演唱分析
        (一)第二乐章
        (二)第四乐章
        (三)第六乐章
        (四)第八乐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676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676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7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