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学视野中的田野作业
发布时间:2017-10-09 19:17
本文关键词:现代艺术学视野中的田野作业
【摘要】:本文从中国艺术学的学科发展角度探讨田野作业潮流涌现的必然性及学术价值,试图通过微观田野个案解读与宏观学科建构的双向审视,讨论以田野作业为基点的实证研究对中国现代艺术学学科发展的矫正作用与推进意义,并在学科交叉与学术生长的意义上探索艺术学与民俗学、人类学理念的深层对接。显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以田野作业为特征的艺术民俗学、艺术人类学仍将是中国现代艺术学体系富有活力的研究方向。 各章简介: 第一章《中国现代艺术学革新中的田野作业》 1978以来的中国现代艺术学研究学术史梳理,经历了现代性与本土化的两次转向。特别是在艺术学本土化转向的过程中,以田野作业为基点的实证研究成为一条极富活力的支流。在学术史框架中理解田野作业潮流涌现的必然性,在学科整体价值的层面重新审视田野作业研究方法的普遍使用,是本章论述的重点。 第二章《田野作业视野下的乡民艺术样态》 何为田野作业,如何借助田野作业解决艺术问题。本章以西当峪村莱芜梆子剧团为个案,,从村落语境中解读庄户剧团的生存逻辑。从而呈现出在田野作业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乡民艺术样态。 分析莱芜梆子在西当峪落地生根的背景和原因。从职业科班到业余玩友到组建村落剧团的时空层次探讨莱芜梆子的村落定居之原因。进而从村落人文传统中寻找莱芜梆子迅速生长的深层原因。然后审视剧团在政治、经济、村落权力斗争等夹缝中的历史变迁,总结其深层逻辑。本章是由乡民艺术统领的村落民俗志的提炼,是对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具体实践。也是对田野作业为基点的实证研究艺术学的具体实践,也是现代艺术学新景观实际书写的具体努力。 第三章《艺术学田野作业的价值与定位》 从田野个案的分析经验出发,阐述乡民艺术主体书写方式的最新理念,“在地化”研究的深度价值。进而论述艺术学田野方法的长处与不足,归结到艺术学新景观的学科价值探讨,完成田野作业在当下与未来艺术学研究中可能的学术定位。
【关键词】:艺术学 学科 田野作业 实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0-4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3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10-11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11
- 三、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 中国现代艺术学革新中的田野作业13-31
- 第一节 1978 年以来的中国现代艺术学:现代性与本土化13-20
- 一,传统艺术学:现代性学科独立13-17
- 二,现代艺术学:本土化学科转型17-19
- 结语19-20
- 第二节 2000 年以来的艺术学新景观:实证、交叉、泛化20-26
- 一,以田野调查为基点的实证研究21-23
- 二,以艺术人类学为代表的系列交叉学科23-24
- 三,包括艺术学教育在内的应用艺术学的社会泛化24-26
- 结语26
- 第三节 现代艺术学呼唤田野作业26-29
- 一,当代艺术呼唤田野作业27-28
- 二,艺术学的田野作业28-29
- 小结29-31
- 第二章 田野作业视野中的乡民艺术样态——以莱芜地区西当峪村莱芜梆子剧团为个案31-50
- 第一节 莱芜梆子的村落定居31-39
- 一,莱芜梆子的职业科班31-36
- 二,村落“玩友”生长36-39
- 第二节 村落生活的危机感39-43
- 一,“寨生”:记忆中的战争劫难39-40
- 二,逃难:流动的人口格局40-41
- 三,村级管理的紊乱和争斗41-42
- 四,乡土信仰的中心点42
- 小结42-43
- 第三节 夹缝中的戏曲生存43-48
- 一,私人经营的“跨村落戏班”43
- 二,政治高压下的“文艺队”43-45
- 三,市场经济下的“农民剧团”45-46
- 四,村落权力争斗中的“乡民娱乐”46-47
- 小结47-48
- 结语48-50
- 第三章 艺术学田野作业的价值50-63
- 第一节 乡民艺术的“在地化”研究50-56
- 一,乡民艺术的村落书写50-52
- 二,文化整体观与文化多样性52-53
- 三,书写“流动的想象”53-55
- 小结55-56
- 第二节 田野作业的艺术学定位56-62
- 一,艺术学田野方法之短长56-59
- 二,田野作业的“艺术学”意识59-60
- 三,田野艺术学60-62
- 小结62-63
- 结语63-65
- 主要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69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9-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J];民俗研究;2009年02期
4 毕雪飞;;民间传说的文化解读:淄河语境中的孟姜女传说[J];民俗研究;2009年03期
5 傅谨;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J];民族艺术;2001年04期
6 田仲一成;;再论民间祭祀文化在戏剧起源史上的重要作用——对傅谨教授《中国戏剧发源于乡村祭祀仪礼说质疑》一文的回应[J];民俗研究;2009年02期
7 耿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中国乡民艺术的“去语境化”[J];齐鲁艺苑;2006年04期
8 张士闪;邓霞;;当代民间工艺的语境认知与生态保护——以山东惠民河南张泥玩具为个案[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张士闪;;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主体意识的现代转变[J];思想战线;2011年02期
10 牛亚慧;;乡民艺术研究的反思与探讨——我院主办的“乡民艺术与近现代华北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J];齐鲁艺苑;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1001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0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