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幻想到幻灭:《乌托邦》和《一九八四》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20:27
本文关键词:从幻想到幻灭:《乌托邦》和《一九八四》的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幻想 幻灭 《乌托邦》 《一九八四》 对比研究
【摘要】:乌托邦文学是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入19世纪后,乌托邦文学更是逐渐演变成了它的反面---反乌托邦文学。关于乌托邦文学的研究多集中于梳理乌托邦文学的发展过程或者论述反乌托邦文学对乌托邦文学的颠覆,而对于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变化的研究却不多。因此,本文试图以乌托邦文学发展史上的两部代表作品---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为切入点,在结合作者个人经历和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论证乌托邦文学到反乌托邦文学的发展过程其实是人类对乌托邦理想社会的幻想到幻灭的过程。 具体而言,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两个作家的主要生活经历和这两本小说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简要介绍了乌托邦文学的发展以及小说《乌托邦》和《一九八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三章主要从作家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所受到的文学影响两方面分析了两个作家对人类理想社会的完全不同的态度产生的原因。第四章是两个文本的对比。主要从环境,政治,经济和人性四个方面对比了两位作家在文本中的不同描述,从而总结他们对传统乌托邦理想社会的幻想和幻灭。第五章是从叙事方面分析了作家的叙事对表达他们的思想所起到的作用。第六章是结论,总结出《乌托邦》和《一九八四》见证了人类追求乌托邦理想社会的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理想乌托邦社会的态度转变。
【关键词】:幻想 幻灭 《乌托邦》 《一九八四》 对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0-03;I10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6
- 摘要6-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6
- 1.1 Thomas More and His Utopia9-12
- 1.2 George Orwell and His Nineteen Eighty-Four12-16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6-22
- 2.1 Utopian Literature16-18
- 2.2 Studies on Utopia at Home and Abroad18-20
- 2.3 Studies on Nineteen Eighty-Four at Home and Abroad20-21
- 2.4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21-22
- Chapter 3 Reasons for the Authors' Illusion vs. Disillusion of Utopian Society22-29
- 3.1 Reasons for Thomas More's Illusion of Utopian Society22-25
- 3.1.1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Utopia22-23
- 3.1.2 Literary Influence on Thomas More23-25
- 3.2 Reasons for George Orwell's Disillusion of Utopian Society25-29
- 3.2.1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Nineteen Eighty-Four25-26
- 3.2.2 Literary Influence on George Orwell26-29
- Chapter 4 Illusion vs. Disillusion29-50
- 4.1 Social Environment29-35
- 4.1.1 Peaceful Coexistence vs. Continuous Wars30-33
- 4.1.2 Order vs. Chaos Inland33-35
- 4.2 Politics35-40
- 4.2.1 Democracy vs. Despotism in Political System36-38
- 4.2.2 Reason vs. State Apparatus38-40
- 4.3 Economy40-43
- 4.3.1 Abundance and Equalitarianism in Utopia40-41
- 4.3.2 Poverty and Class Distinctions in Nineteen Eighty-Four41-43
- 4.4 Humanity43-50
- 4.4.1 Respect for People vs. Cruel Treatment of People44-47
- 4.4.2 Emphasis on Moral Values vs. Destruction of Moral Values47-50
- Chapter 5 Comparisons in Narration50-53
- Chapter 6 Conclusion53-55
- Bibliography55-57
- Papers Published in 2008-2011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爱民;;莫尔“乌托邦”思想来源浅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2 周春生;;对莫尔乌托邦政治理念的新认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杜敏;;托马斯·莫尔和《乌托邦》的思想形成关系探微[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凌;《乌托邦》与圣经暨莫尔的宗教观[D];河南大学;2006年
2 董英;论《1984》对于极权主义的表现[D];中南大学;2008年
3 张利新;乌托邦精神的蜕变[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李媛;反叛与延续——从“反乌托邦三部曲”看反乌托邦小说[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14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1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