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金锁记》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性爱观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4:02

  本文关键词:《金锁记》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性爱观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性爱观 张爱玲 《金锁记》 劳伦斯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比较研究


【摘要】:诗人西蒙尼德曾经写道:“人的生活如果没有性爱带来的快乐,那还有什么光彩?”由此观之,性爱在人的生活当中占重要的地位。如何正确如理性与爱,性与婚姻的关系,一直是人们长期探索的问题。本论文采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平行研究方法,以张爱玲的《金锁记》和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比较文本,对这两位作家的性爱观进行比较分析。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着重对《金锁记》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两部作品的研究现状作了概括论述,并指出这两部作品从性爱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具有的重要意义。 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两部作品中男性灵与肉的缺失对女性造成的性压抑,来阐释了张爱玲与劳伦斯的不同的性爱观。张爱玲是通过展现一系列女性在婚姻中的悲惨命运,来抨击封建社会下男性灵与肉的缺失对女性的肉体和精神造成的迫害,表现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对传统男性的极度失望。而劳伦斯则是通过男性灵与肉的缺失对女性造成的肉体与精神的压抑,来揭示了工业文明下男性对女性正常情欲的压制的罪恶,控诉了那个无情的社会里冷酷、空虚的男人们。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通过两部作品进行比较论述,分析造成女性性缺失的另一个深层原因——社会。作品着重从两部作品的不同社会文化、社会背景入手,分析了封建道德规范和社会工业文明对在其中生存的女性命运造成的深层悲剧,表现出两个作家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的熏陶下的不同性爱观。张爱玲更多的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控诉了中国封建传统制度造成的不合理的婚姻对女性的摧残,而劳伦斯是从西方工业社会这一实际的社会现实出发,谴责了工业文明下机械物质主义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异化。 论文的第四部分比较分析了两部作品中女性的抗争与追寻,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的抗争是带有一种病态的抱复,追寻的爱情也只是虚幻的。她笔下的反抗透出一种悲壮和惨烈,表现了作家的一种消极,无望的人生观。而劳伦斯笔下的女性的抗争是一种对自然的崇尚,对生命原欲的渴求,爱情也表现出一种灵与肉的和谐统一,表现了作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论文的第五部分,是从两位作家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社会文化熏陶对作家创作产生的影响,来分析两位作家在作品中表达出不同性爱观的原因。 最后的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提升,对性爱、爱情、婚姻作了总结与概括,强调了正确的性爱观对婚姻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性爱观 张爱玲 《金锁记》 劳伦斯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0-03;I106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1
  • 1 绪论11-15
  • 1.1 研究的意义11
  • 1.2 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13-14
  • 1.4 平行研究的可比性问题的研究14-15
  • 2 灵与肉缺失下的牺牲品15-28
  • 2.1 男性灵的缺失15-21
  • 2.2 男性肉的缺失21-23
  • 2.3 男性灵与肉缺失下的女性生存困境23-28
  • 3 社会道德规范和工业文明下的牺牲品28-34
  • 3.1 社会道德规范下的牺牲品28-30
  • 3.2 工业文明下的受害者30-34
  • 4 性爱的抗争与追寻34-46
  • 4.1 曹七巧病态的抗争与追寻34-39
  • 4.1.1 自虐、他虐性的抗争34-36
  • 4.1.2 物质性的抗争36-37
  • 4.1.3 爱情的追寻37-39
  • 4.2 康妮自然性的抗争与追寻39-46
  • 4.2.1 等级制度的抗争39-41
  • 4.2.2 原欲的抗争与爱情的追寻41-46
  • 5 张爱玲与劳伦斯性爱观差异的原因探析46-57
  • 5.1 性别差异导致的不同的性爱观46-49
  • 5.1.1 张爱玲女性视野下的性爱观47-48
  • 5.1.2 劳伦斯男性视野下的性爱观48-49
  • 5.2 成长经历差异导致的不同性爱观49-52
  • 5.3 社会背景差异导致的不同性爱观52-57
  • 5.3.1 中国历史文化孕育下的“怪胎”52-54
  • 5.3.2 西方社会历史发展与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54-57
  • 6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0
  • 附录 A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丽萍;;浅析《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意识[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2 梁庆涛;;浅析张爱玲的人性观[J];民营科技;2010年10期

3 蔡翔;;情与欲的对立——当代小说中的精神文化现象[J];文学评论;1988年04期

4 石林;;金钱与情欲的较量——论曹七巧悲剧性的一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1022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22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7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