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意象分析与《红楼梦》林黛玉诗词英译艺术

发布时间:2017-10-16 14:09

  本文关键词:意象分析与《红楼梦》林黛玉诗词英译艺术


  更多相关文章: 意象 林黛玉诗词 诗歌翻译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一座丰碑,其中包含的诗词数量之多,种类之全,艺术成就之高,均属罕见。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简洁,内容丰富,韵律严谨,艺术造诣高超,而如何将其原汁原味地翻译到英语中一直是译界的一大难题,也正是本篇论文尝试解决的问题。但在有限的篇幅内,本文主要集中研究《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 本文选取“意象”这一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概念作为研究诗歌翻译的切入点,是因为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单元,它既是诗人用于表达内在思想与情感的具体媒介,又是读者欣赏诗歌和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线索和凭据,它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桥梁。而译者承同时担着原文读者和译文作者的双重身份,诗歌意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在种类繁多的诗歌意象中,本文选取了象征意象和典故意象作为研究对象。这两种意象都拥有丰富的内涵意义:象征意象,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而典故意象则会在读者脑海中引起相关典故的联想。因此,在翻译时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其与诗歌的整体含义和艺术效果息息相关,则必须最大程度地保留下来;相反,则可以省略或运用归化的手法。 本文的后半部分则主要研究不同诗歌意象的组合情况和其翻译方法。经过诗人精心挑选和排列的诗歌意象,会产生奇特的整体效果,也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魅力。中文是一种无曲折变化的语言,语法结构松散灵活,并时常省略一些英文句子中的必要构成部分。因此,译者必须注意隐藏在原文中的视角和时空的转换,,并在译文中选用相应的人称,时态和表达方式。此外,中国古典诗人经常通过意象的重复和对比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这种情况下,为保持原文的艺术效果和文体特征,应将原文中的意象尽量保留下来,同时也要注意和保留这些意象间的相互关系。最后,中国古典诗歌中还经常出现双重意义的现象,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将两重意义都保留下来也是一大难题。译者可以作注释,也可以直接在文中揭示隐藏的含义,或者使用其他方式以达到相同效果。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参考对比了英译本中两个较权威的优秀版本:杨宪益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对其中的意象翻译处理做对比分析研究,使用了语意分析法分析意象的来源和意义,文本分析法分析整首诗歌的意义和其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
【关键词】:意象 林黛玉诗词 诗歌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Introduction10-12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2-16
  • Chapter Two Significance of Poetic Imagery in Translating Poems by Lin Daiyu16-24
  • 2.1 Poetic Imagery16-18
  • 2.1.1 Definition of Poetic Imagery16-17
  • 2.1.2 Classification of Poetic Imagery17-18
  • 2.2 Significance of Poetic Imagery in Translating poems by Lin Daiyu18-24
  • 2.2.1 Form and Content in Poetry Translation18-20
  • 2.2.2 Significance of Poetic Imagery in Poetry and in Poetry Translation20-22
  • 2.2.3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ng Poetic Imagery in Preserving the SpecialStyle of Lin Daiyu's Poems22-24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ng Symbolic Imagery in poems by Lin Daiyu24-29
  • 3.1 Symbolic Imagery24-25
  • 3.1.1 Definition of Symbolic Imagery24-25
  • 3.1.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Symbolic Imagery25
  • 3.2 Translating Symbolic Imagery in "Questioning the Chrysanthemums"25-29
  • Chapter Four Translating Allusive Imagery in Poems by Lin Daiyu29-42
  • 4.1 Allusive Imagery29-30
  • 4.1.1 Definition of Allusive Imagery29
  • 4.1.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Allusive Imagery29-30
  • 4.2 Translating Allusive Imagery in "Three Poems Written on the Handkerchief"30-35
  • 4.3 Translating Allusive Imagery in "An Ode to Five Beauties"35-42
  • Chapter Five Translating Combinations of Poetic Imagery in Poems by Lin Daiyu42-68
  • 5.1 Combinations of Poetic Imagery42-47
  • 5.1.1 Features of Combinations of Poetic Imagery42-43
  • 5.1.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Combinations of Poetic Imagery43-47
  • 5.2 Repetition of Poetic Imagery in "A Windy Rainy Evening By theAutumn Window"47-51
  • 5.3 Comparison of Poetic Imagery in "Peach-blossom"51-57
  • 5.4 Fuzziness of Combinations of Poetic Imagery57-68
  • 5.4.1 Exchange of Perspectives in "On the Bury of the Fallen Petals"57-64
  • 5.4.2 Double Meaning in "Tangduoling"64-68
  • Conclusions68-70
  • Bibliography70-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军;曹青;;许渊冲诗歌翻译美学探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贾延纳;;“形”与“神”的统一——论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李波阳;田琳;;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及其转换策略[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杨群;刘益;;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不可译性[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马铁威;;中国古典诗词英文翻译探析——意、韵、形之完美结合[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张传彪;诗形·诗味·诗魂[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5期

7 张涌;陈娟;;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理论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顾祖钊;论意境的称谓和渊源[J];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02期

9 刘鹏;;意象与汉语诗歌翻译[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10 丛滋杭;汉诗英译中的意象转换比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1043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43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7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