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谈艺术作品的原作和数字艺术——关于“数字艺术的原作”这个命题

发布时间:2017-10-17 09:50

  本文关键词:谈艺术作品的原作和数字艺术——关于“数字艺术的原作”这个命题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艺术 艺术作品 艺术审美 家亲 作都 形态特征 本雅明 本真性 机械复制 印象派绘画


【摘要】:正0引言何谓"原作"?根据词典解释可以归纳出两个定义:一是派生作品的源头,二是复制作品的蓝本。艺术品原作当指艺术家亲力所为的具有原创性质的作品。数字艺术当然有原作。对于它的困惑可能基于我们对传统艺术原作的形态特征的习惯认同。传统艺术的原作都是物化的,是可以触摸、可以把玩的,比如油彩水墨、画布纸张、金属木料、泥土石材等等。因为是物质的,是手工制作的,所以每件原作都是唯一的,(至多是限量的,如版画雕塑)。物化、唯一是传统艺术原作的特性,而物质性是第一性,决定了唯一性。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关键词】数字艺术;艺术作品;艺术审美;家亲;作都;形态特征;本雅明;本真性;机械复制;印象派绘画;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0引言何谓“原作”?根据词典解释可以归纳出两个定义:一是派生作品的源头,二是复制作品的蓝本。艺术品原作当指艺术家亲力所为的具有原创性质的作品。数字艺术当然有原作。对于它的困惑可能基于我们对传统艺术原作的形态特征的习惯认同。传统艺术的原作都是物化的,是可以触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雪峰;;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几点解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程金海;;数字艺术与审美经验方式的转变[J];电影评介;2007年03期

3 张耕云;;数字复制与数字艺术的创作困境[J];装饰;2009年02期

4 常景红;邓君华;;新媒体艺术之魅[J];艺术.生活;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国圣;数字艺术谱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欧潮海;;后数字时代的字体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0年02期

2 王文君;;新媒体背景下的舞蹈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4年11期

3 段建华;;数字媒体艺术审美探索[J];科技信息;2010年30期

4 马晓翔;;新媒体装置艺术的美学形态研究(之三)——形态与美学观[J];美术大观;2012年04期

5 王君;;数字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8期

6 李翔;;数码插画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J];唐都学刊;2012年05期

7 李雨佳;;数字时代计算机音乐的美学悖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陈静;王巍;;谈数字艺术中的字体创新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子真;王少俊;;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独特视觉——数字艺术设计之美[A];科学与艺术·数字时代的科学与文化传播——2012科学与艺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笑溪;多人角色游戏中的交互叙事及玩家体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崔润娟;数字艺术的和谐自由论[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肖康亮;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赣南采茶戏丑角动态造型数字化设计[D];南昌大学;2011年

4 夏禹;3ds Max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D];南昌大学;2011年

5 程敏;数字艺术与人类社会现实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蔡文林;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特征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邓博;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李雨佳;计算机音乐的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柳枫;数字媒介中传统造型语言表现形式的探索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韦亦佳;谈艺术作品的原作和数字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星;;艺术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肖大威,,肖群;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3 高鑫,廖祥忠;网络艺术及其发展态势[J];现代传播;200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眭东仔;数字媒介对人际交往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6年

2 姚小玲;精确传播与数字电视营销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朱润;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红;;数字艺术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美术大观;2006年10期

2 曾燕婷;全泉;;中国数字艺术市场前景调查[J];知识经济;2007年11期

3 王君;;数字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8期

4 张春新;弋玮玮;;浅谈数字艺术教育现状[J];美术界;2008年12期

5 陈琰;;诗中的数学——数字艺术表现对象的科技属性[J];青春岁月;2013年06期

6 李云,王巧;关于数字艺术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吕芸;李一凡;;网络资源对数字艺术产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吉震;杜立君;;论数字艺术的发展[J];装饰;2006年06期

9 李尊雨;;浅谈国内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J];艺术科技;2006年03期

10 李欣;;数字艺术的再思考[J];美术向导;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劲松;;数字艺术与技术拓展——论泛动画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城;数字艺术人才短缺[N];计算机世界;2006年

2 程武;铱天万合“量产”数字艺术人才[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3 翁子扬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数字艺术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武汉市信息化青年人才协会副会长。;创意时代 数字艺术教育的全新应对[N];长江日报;2007年

4 高赛;数字艺术产业遭遇人才屏障[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舒晴;数字艺术产业遭遇人才荒[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明慧;数字艺术 走进互动情态[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晓阳;水晶石多角度服务数字艺术人才自主创业[N];中华新闻报;2009年

8 记者 黄蓉 通讯员 朱继红;广西数字艺术设计专委会在高新区成立[N];桂林日报;2010年

9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李坤晟 实习生 张可佳;“数字艺术”:声光影的神奇组合[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钟伟;数字艺术产业遭遇人才之殇[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海刚;数字艺术消费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崔润娟;数字艺术的和谐自由论[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程敏;数字艺术与人类社会现实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韦亦佳;谈艺术作品的原作和数字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5 胥烁;数字艺术生产德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杨炜;数字艺术消费德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涂中方;数字艺术在城市大型活动中的应用性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8 刘晓敏;论数字艺术的设计思维和审美价值[D];延边大学;2011年

9 张国圣;数字艺术谱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静波;基于DNA的数字艺术设计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8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48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b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