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风暴中都市艺术家的主体迷思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风暴中都市艺术家的主体迷思
更多相关文章: 后现代 都市艺术家 现代都市 主体价值 自然语境 价值观 艺术创作 前现代 物质 精神家园
【摘要】:正一、"现代"与"后现代"谈论"后现代"、应当从"现代"开始一后现代是从现代过来的。那么,现代又是怎么来的呢?抛开晦涩的学术阐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现代是随着有悖于自然语境的以"物质"为核心的"都市"而产生的。较之于"前"现代,现代突出的特征便在于空间
【作者单位】: 重庆市西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后现代 都市艺术家 现代都市 主体价值 自然语境 价值观 艺术创作 前现代 物质 精神家园
【分类号】:J03
【正文快照】: 一、“现代”与“后现代" 二、“后现代”语境中艺术家主体的负面 或“商品艺术”便成为主流一利用后现代谈论“后现代”,应当从“现代”开始—— 与盲点 复制观念,投人大量的“物(钱)”力,在后现代是从现代过来的。那么,现代又是怎 美国学者安东尼?J?马赛拉在其著作《文 媒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泰松;姜晓慧;;后现代都市中的黑色幽默——解读影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J];电影评介;2007年18期
2 梅琼林;;都市空间的视觉想象[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3 付静;;从文化双栖到后现代——论新感觉派和晚生代作家的创作[J];新闻爱好者;2007年06期
4 沈雁;;二十世纪英美文坛与文化现象(十一) 巴塞尔姆和后现代式的经典重写[J];英语自学;2007年11期
5 王岳川;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研究踪迹[J];求是学刊;2003年02期
6 矫振明;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吹响号角——关于中国美术前途的思考之一[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炎冰,严明;“后现代”之概念谱系考辨[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弗拉基米尔·科洛索夫;陆象淦;;边界研究——后现代进路[J];第欧根尼;2007年01期
9 陈美霞;;战后台湾通俗文学研究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丰昀;从后现代立场看浙江通俗文学[J];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严勇;;科学卫士反击后现代[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杨艳萍;;后现代STS研究——利奥塔眼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TS)[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沈锐;李同升;;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周蔚华;;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5 王佃娥;李树怡;杜发强;;从后现代课程观视角预测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黄卓越;;在后现代的问题视域中思考儒学的发展[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侯灿;;从层次涌现性展望中西医结合后现代个体化医学[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黄少华;;哈维论后现代社会的时空转变[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9 王家鹤;;家庭治疗之米兰系统模型[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孙宜君;;论后现代视阈下中国影视艺术的审美取向[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羿;后现代背景下的中国商业精神建设 (中)[N];经理日报;2004年
2 马汉广;西方后现代意识的剖析[N];文艺报;2005年
3 叶涯剑;现代还是后现代:一个伪问题[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龚丹韵;“火星文”流行:抵抗成人世界的后现代隐喻[N];解放日报;2007年
5 胡一虎(科技工作者);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样本分析[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6 王干;草根后现代:当荒诞成为一种现实[N];文艺报;2006年
7 史菊鸿;在游戏中颠覆传统[N];文艺报;2007年
8 ;后现代背景下的中国商业精神(下)[N];经理日报;2004年
9 广州美术学院 李公明;让“山寨政治”飞[N];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方祥生;“乌克兰危机”与“后现代政变”[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中华;作者身份与中国古代文学活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敖双红;民营化语境下的行政法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王菊丽;结构与解构的悖论性对话[D];河南大学;2005年
4 张家栋;恐怖主义:后现代视角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5 曹瑞涛;多元时代的“正义方舟”[D];浙江大学;2005年
6 禹建湘;现代性症候的乡土想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海平;后现代背景下行政法的范式转型——迈向反思型行政法[D];吉林大学;2004年
8 郭爱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秀梅;抗拒现代:生态后现代视域下的华兹华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亮;中国报纸足球新闻的后现代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建安;宽容的深度[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3 谭德生;艺术的转折[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廖媛雨;别样的风景[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凤英;后现代课程观与语文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美君;后现代设计思想在中国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薛莉;尼采哲学中的“超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夏季;柏拉图正义观之转变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6年
9 管小其;后现代视域中之《庄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阳代娟;后现代语境中设计的人际化倾向[D];四川美术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097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9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