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6 19:16

  本文关键词: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失根 归宿 迷茫 孤独 精神漂泊 西西弗斯精神


【摘要】:在文学的宗卷里,精神漂泊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高尔基提出文学即“人学”的理论观点,钱理群也曾说过,文学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研究。精神漂泊作为一个文学主题,不仅把文学的重心直接指向人,更指向人的精神层面,通过对人的精神律动的种种表现,进而引起人对自我的关注,对“人”的本质的思考。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作家以其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撷取不同的文学素材,选取不同的文学样式,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对这一主题给予了不同的诠释与演绎,使得精神漂泊主题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因此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些致力于表现这一主题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多种文学样式,我们统称其为精神漂泊主题文学。 因此本文将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分三章来展开论述。 第一章,是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概说。首先,对精神漂泊主题文学做出了界定,圈限了文章的研究范围。其次,追溯了中西方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文学传统。最后,提及了这一主题在20世纪的繁荣及其原因。第二章,就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共性展开研究,共分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探究了精神漂泊的根源,即自我身份的困惑、精神信仰的荒芜、价值观念的失衡。第二小节论述了“无根性”是精神漂泊者的特质,这种“无根性”又通过精神漂泊者内在的体验和外在的行为呈现出来。第三小节论述了精神漂泊者们西西弗斯式的反抗。第三章,就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差异性展开研究。分别从精神归宿的差异性、反抗程度的差异性、结局处理的差异性三个方面来论述,并从地域、历史、文化和文学传统等角度,探究了差异性得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通过第一章的界定与梳理,廓清了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范围,理顺了其发展的脉络,进而确定了文章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之上,文章的二、三两章分别就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的共性和差异性展开了研究,这两章也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其中第三章融入了文化分析的部分,与前两章相比,更显深刻,是文章的重中之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0-03;I10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流浪儿的心曲——读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J];丽水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潘春霖;胡俐;;《在路上》中“垮掉的一代”的反叛与追求[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郑鸿芹;;God译为“上帝”的翻译策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陈功继;;身份认同与存在的虚无——卡夫卡《城堡》的解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陈晋华;;荒诞中的真实——分析贝克特的《等待戈多》[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6 王本朝;;西方文学悲剧意识的宗教背景[J];文艺研究;1996年03期

7 钟晨音;杜甫“漂泊诗”的悲剧主题[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张岩;;《等待戈多》:一曲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寓言与悲歌[J];艺术百家;2010年01期

9 张道振;程芳;;追寻的悖论——评卡夫卡《城堡》的主题模式[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3期

10 谭桂林;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漂泊母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本文编号:1193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193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4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