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目的论视角下《朝花夕拾》杨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0 02:14

  本文关键词:目的论视角下《朝花夕拾》杨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目的论 文化负载词翻译 《朝花夕拾》英译本 归化 异化


【摘要】:本文旨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朝花夕拾》杨宪益夫妇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具体应用及合理性。 文化负载词是指某种文化中特有的词,词组和习语,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典型性。如何把这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词组翻译成目的语,并让读者充分、正确地了解源语文化一直是译界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并且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其中心理论—目的论的创始者费米尔认为翻译是为某种目的及目的读者而生产的文本,即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因此,翻译的目的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具有极大制约性。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文化负载词的两种主要翻译策略。这两种策略的选择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而目的论视角则为这两种翻译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合理及可行的理论指导。 通过对杨宪益夫妇《朝花夕拾》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及方法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讨论文化内容翻译策略时应考虑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目的决定其采取的具体翻译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还;;由编汉语汉英双解词典看到的词典释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1期

2 张宁;论我国现代货币单位“元、角、分”体系的确立[J];史学月刊;2005年02期

3 任生名;;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记[J];中国翻译;1993年04期

4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年05期

5 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2年05期

6 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1205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05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4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