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加缪文学作品中的自然观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7-12-11 12:07
本文关键词:庄子与加缪文学作品中的自然观之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庄子 加缪 自然 自由 荒诞 人物形象 本性
【摘要】:庄子和加缪的文学作品内涵丰富、意义深刻,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虽然他们出生于不同的时代,米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的思想却在“自然”这一主题上体现出诸多契合之处。庄子和加缪都生不逢时,生活的艰辛_与苦难迫使他们不得不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状况,追求精神自由和个体解放。 本文将对庄子和加缪的代表性文学作品进行全新解读,通过对细致分析文本来探索其思想的共通性。 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 “绪论”部分对与本文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同时也对目前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作了背景式的介绍,然后大致厘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从庄子与加缪的生平入手,通过描述庄子与加缪类似的个人际遇,表现出他们在面对窘境时淡然自若、不为生计所累的心态。笔者认为,“自然”是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看待自然物时,庄子和加缪都把目光投向了“水”。通过对“水”的不同情态的展示,表现出“水”对他们思想的影响。浩瀚之“水”代表了人的思想之舒展;反之,径流之“水”则代表了外界对人生存的束缚。 第二章立足于庄子和加缪的“自由”思想,通过对“水”意象的解读,阐释了庄子和加缪“自由”思想的相通之处。一方面,“自然”本身就是一种无功利的自由存在,也是一种不受外界烦扰的自由生活的象征,“自然”也就因此拥有了另一个含义——自由。笔者从“水”的“动态”和“静态”着手,阐述了庄子和加缪对“自由”的不同理解:庄子力图与外物合二为一,排除外物限制以达到个性自由;加缪克服外物对自我的限制,释放自己灵活的思维。 第三章将重点转移到“人”本身,这也构成了本文的研究重点。“人”的问题是庄子和加缪最为关注的命题。庄子和加缪都敏锐地捕捉到了在世俗世界掩盖下人最为简单、朴素的本性。在文学表述上,庄子和加缪都擅长于塑造各种形异怪诞的人物形象,如“怪人”、“狂人”、“神人”以及“局外人”,来凸显人的本性。本章将对这些特异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类解读,从而表现出庄子和加缪在界定“本性”这一概念时所具有的共通之处:保全生命、悲灭悯人、平常心、不乐生不恶死。 论文的结语部分建立在对全文进行归纳性总结的基础上,对庄子和加缪的作品在“自然”主题上的契合进行了简要概括,同时进一步指出庄子和加缪的作品在生存价值上的方法论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伏爱华;自由享受与自由选择——试析庄子自由与萨特自由的异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柳鸣九;《局外人》的社会现实内涵与人性内涵[J];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01期
3 王洪琛;;反抗的诗学——以加缪为中心的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4 时晓丽;;审美与人的生存——庄子生存思想的再认识[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5 刘小平;;萨特与老庄的自由观及其互阐的可能性——以新时期文学为阐发对象[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黄f^耘;加缪叙事的另一种阅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2期
7 陈道德;;精神自由与心灵自由——庄子与萨特自由精神之比较[J];伦理学研究;2007年04期
8 王洪琛;;《卡利古拉》:自我的边界与自由的困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王焱;;本性而非自然界——澄清对“庄子尚自然”的一种误解[J];浙江学刊;2009年02期
10 王洪琛;;《鼠疫》:在荒诞与反抗之间[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1278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7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