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英伽登的意义理论

发布时间:2017-12-17 11:05

  本文关键词:论英伽登的意义理论


  更多相关文章: 意义 拟判断 意向性客体 存在论


【摘要】:本文以英伽登在《论文学作品》中对意义的分析为基础,阐述英伽登的意义理论。详尽分析了英伽登对语词意义的构成和类别所做的研究,并将之放置于现象学和语言学的背景之中,通过同胡塞尔和弗雷格意义理论的比较,认为英伽登的意义理论在揭示意义与语词的亲缘关系、意义的可变性等方面超越了前人的研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同时,将英伽登的意义理论同文论相结合讨论。从英伽登对意义的分析之中,归纳意义的可变性和潜在性特征,并以此分析文学的创作和接受。认为意义的可变性使得作者能够通过对语词的运用描绘一系列的“图式观相”,而意义的潜在性使得读者能够通过意识行动将“图式观相”展开为具有相对同一性的意向性客体。但英伽登企图通过区分意义之中的“判断”和“拟判断”来界定文学与科学文献之边界的努力在本文看来并不成功。意向性客体究竟是“拟判断”所指向“纯意向性客体”还是判断所指向“也是意向性的客体”涉及认识论问题,在存在论的范围内难以自圆其说。 最后,本文尝试从英伽登的存在论观点总结意义的存在性质和特征。认为英伽登在文论中对意义存在问题所作出的研究并不充分,通过意义所指向的“意向性客体”的存在性质来判断意义的存在,其研究目标意在文学而非意义本身。意义本身所具有“衍生性、分离性、非自主性、依赖性”的实存要素才是决定其意向性存在样式的关键。通过揭示意义因对客观存在和意识行动的依赖而产生的与生活世界的紧密联系和建构性的基本结构,指出英伽登的意义理论对于恢复语言的原初面貌和活力所做出的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国山;英伽登艺术作品的价值论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王岳川;英伽登的作品结构论与审美价值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3 李克;文学作品与意向性客体──茵加登现象学文学理论管窥[J];北方论丛;1999年05期

4 李克;漫议文学作品与科学作品的区别——茵加登现象学文学理论管窥[J];重庆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5 潘立勇;西学“存在论”与中学“本体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6 朱志荣;;论杜夫海纳美学中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袁义江,胡伟;在本体与意向之间的探索──论现象学影响下的英伽尔登美学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8 张心武;文学作品存在论──英伽登现象学美学研究之一[J];临沂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9 张永清;;弗雷格美学思想简论[J];人文杂志;2010年06期

10 陈登;论罗曼·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1299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99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9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