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应论看曾译《荆棘鸟》的翻译
本文关键词:从顺应论看曾译《荆棘鸟》的翻译
【摘要】: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自问世以后,不仅走红美国,与《教父》同为美国十大畅销书;而且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畅销小说”,被称成为澳大利亚的《飘》。译者曾胡的汉译本现在最流行。目前,学者对《荆棘鸟》的研究大都是文学层面的,翻译方面的研究很少。一直还没有对这个作品从顺应论的角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 顺应论是由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所提出的。语用顺应论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受到语言内和语言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这种选择和顺应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翻译作为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一种交际活动,也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和顺应的过程,其目的是顺利实现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移植。在语用顺应论的框架下,顺应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语境因素顺应,语言结构因素顺应,动态顺应过程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程度。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探讨译者曾胡在翻译《荆棘鸟》时所做出的选择和顺应:第一,在语境因素方面,对译语读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第二,在语言结构因素方面,译者对语言语音、词、句子、语篇、语体、各个层面的顺应;第三,在动态顺应方面,译者怎样根据语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语言选择;第四,在意识的突显方面,译者是怎样根据翻译目的、译语读者的元语用意识和反应等因素作出顺应的。本文在语用顺应论的框架下,研究曾胡对《荆棘鸟》的翻译,以探讨顺应论对翻译所具有的解释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丽;付有龙;;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及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刍议[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3期
2 高秀;;从语境顺应理论看《登幽州台歌》的英译[J];华章;2011年15期
3 吴敏;;顺应论视角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原则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章含之;;美国翻译给我们上了一堂文化课[J];基础教育;2007年05期
5 章含之;;美国翻译给我们上了一堂文化课[J];基础教育;2007年12期
6 高晖;;《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双译本对比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7 朱谷强;;视界融合下的禅诗英译:以寒山译诗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赵宁;;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翻译与文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牟磊;;计算机专业英语翻译特点浅析[J];华章;2011年14期
10 王蕾;黄睿;李俊婕;;从英汉语言特点看公示语翻译[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晋;;我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建军;;从人工翻译到协同翻译[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中强;;提高查词和判别效率 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彭蓉;;哪里去找又快又好的翻译?——翻译速度,翻译人才职业化面临的新问题[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韦忠和;;网络和翻译社区的建设[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Joe Zhai;;乘风破浪正当时 本土翻译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几点思考[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甘柳青;;翻译的研究[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董敏;;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黑龙江省翻译协会[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10 余祥明;;逻辑推理在翻译中的应用[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晴佳;“亲爱的”翻译是懒惰的翻译[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柳霞;《五经》研究和翻译首先应从字义入手[N];光明日报;2009年
3 国际译联副主席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 黄友义;翻译是桥梁也可能是屏障[N];人民日报;2009年
4 记者 朱侠;高度重视翻译提高外宣能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文敏;做一个优秀的翻译很难也很有趣[N];浙江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舫 任姗姗 博主 李辉 (传记作家 《杨宪益与戴乃迭》作者);他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N];人民日报;2009年
7 黄美茹;翻译市场每年以1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N];就业时报;2009年
8 记者 蒋国华;300部译著亮相全省翻译作品展[N];黑龙江日报;2009年
9 记者 周波;我市设立翻译特色人才基地[N];成都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马媛媛;榆林市翻译中心成立[N];榆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馥玲;晚清科学译著《重学》的翻译与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6 李志梅;报人作家陈景韩及其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胡春华;学术讲座中元话语的语用学研究:顺应—关联路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苏畅;俄苏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虹;动态顺应与《李尔王》的翻译[D];湘潭大学;2005年
2 唐植培;从文化语境动态顺应视角看《红楼梦》中社交指示语的英译[D];南华大学;2008年
3 吴萍萍;基于顺应论的翻译探讨[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王洵;顺应论视角下《道德经》的翻译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周娟;从顺应论视角看严复《天演论》的翻译[D];重庆大学;2010年
6 王薇;改写理论视角下清末民初《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翻译及其对《霍桑探案集》创作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7 施秋蕾;衔接与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晓春;接受理论视野下的企业简介翻译[D];中北大学;2010年
9 唐海蓉;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材的编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宋岳;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赞美诗翻译[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07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0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