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平凡的世界》部分选段的英译及评论
本文关键词:小说《平凡的世界》部分选段的英译及评论 出处:《复旦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和城市在经济开始发展,思想逐渐解放的过程中农民、工人、个体经营者、知识分子、官员的喜怒哀乐和心理的成长与变化过程。对于西方读者而言,阅读这部鸿篇巨著有助于加深对当下中国社会和普通中国人内心世界的理解。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进程、宗教信仰、文化风俗、社会制度等很多方面均存在不同,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译入语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产生障碍。在对中国当代作家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翻译中,不仅要注意传递原作的“审美价值”(aesthetic value),更要体现出原作的“文化价值”(cultural value)。本文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与韦努蒂的“异化”学说,在现实主义小说中译英方面,进行了尝试。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西顺;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之间——简析《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润叶[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宗元;《平凡的世界》的民间意义[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3 陈丽珍;平凡的女性 不平凡的人生——浅论《平凡的世界》中三种女性的类型化形象[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王文兵;;文化消费与小说创作——从《平凡的世界》的阅读调查说起[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杨攀;;论《平凡的世界》中的“三农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1期
6 李广宽;;浅谈《平凡的世界》的艺术构思[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7期
7 宛亮;;珍视这抹淡弱的折光——论《平凡的世界》的文学史尴尬处境和现实意义[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李水平;;为何冰火两重天?——浅析《平凡的世界》[J];创作评谭;2008年02期
9 易水寒;;《平凡的世界》[J];秘书工作;2008年03期
10 温春慧;;《平凡的世界》中的黄土情[J];文学教育(下);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重读《平凡的世界》[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2 郝彦丰;李红雨;;苦难生存与自我救赎——《平凡的世界》解读[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杜羽;网上《平凡的世界》都侵权[N];光明日报;2014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郭秀君;回首电视剧《平凡的世界》[N];文艺报;2006年
3 马平川;《平凡的世界》的生命和力量[N];太原日报;2014年
4 张贺;《平凡的世界》为何历久弥新[N];人民日报;2009年
5 中远香港航运富康轮 刘健;再读《平凡的世界》[N];中国远洋报;2012年
6 段乐川;一本曾遭拒稿的文学经典[N];中国艺术报;2012年
7 记者 丁杨;新版《平凡的世界》拉开纪念路遥60周年诞辰序幕[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马平川;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命和力量[N];光明日报;2012年
9 主讲人 王一川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主任 《文化与诗学》副主编;《平凡的世界》凭什么吸引当代大学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陈熙涵;用心血写作的作家越来越少[N];文汇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娟;《平凡的世界》中民俗词汇的文化解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白明胜;深远的民间意义—论《平凡的世界》[D];吉林大学;2006年
3 武杰;《平凡的世界》文学语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宋温馨;《平凡的世界》:乡土中国大众“文学圣经”[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杨元章;《平凡的世界》叙事时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妍;《平凡的世界》的词语重叠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尤启龙;小说《平凡的世界》部分选段的英译及评论[D];复旦大学;2012年
8 齐t,
本文编号:1308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0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