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在美国的英译方法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李清照词在美国的英译方法及启示 出处:《中州学刊》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李清照词在美国的英译可以概括为两类:汉学英译与创意英译。许芥昱、叶维廉、欧阳桢等学者的译文是汉学英译的经典,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的译本则被誉为创意英译的典范。前者以汉学研究的学术性为出发点,追求原作与译文之间信息转换的完整性;后者以传递原作的精神情感为导向,在翻译过程中添加创作的成分。这两种翻译方法都成功地在美国传播了李清照词。毋庸置疑,总结二者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策略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旅行与赋形:美国李清照词英译研究》(12YJC740038)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中国“婉约派”词宗李清照及其词作在美国的流传史已近百年,逐渐成为汉学研究中的显学,并日益为美国诗坛所关注。期间,李清照词的英语译本(文)陆续问世,译者多达数十人。综观各种译本(文),类型繁多,形态各异,但从宏观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汉学英译和创意英译。“汉学英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成虎;;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诗歌翻译观[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5期
2 葛文峰;;李清照诗词在美国:英译与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田德蓓;论译者的身份[J];中国翻译;2000年06期
4 蒋洪新;叶维廉翻译理论述评[J];中国翻译;2002年04期
5 王家新;;诗人译诗:一种现代传统[J];扬子江诗刊;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袁晓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楚春霞;;解读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刘德军;陈艳君;;旅游资料语篇特点与英译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邓燕;;大中华文库版《浮生六记》翻译策略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彭灿;;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7 杨冬冬;;从译者主体性看严复的古雅文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卢颖;;典籍翻译中直译法策略的选择——以《圣经》翻译和佛经翻译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张雪芳;;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奈达对等翻译观简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柴倩;郑亚南;;从关联理论看圣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东升;;翻译文化研究的新概念[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谭倩倩;;哲学解释学观下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星颐;;比较文学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刍议[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洪涛;;从此岸到彼岸的反拨与超越——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研究范式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娜;;权力话语对译本的影响——《简·爱》译本的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臧国宝;张小波;;“翻译文化观”与“目的论”观照下公示语翻译构想——以雷州半岛公示语为例[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纪存;;Interpreting译名浅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曾国林;;基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评述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的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雪萌;英语世界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政治语篇中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娟;杨必译《名利场》中“good”一词的具体化译法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海蓉;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材的编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蒋薇;对外英语文化新闻报道中的解释性编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陈圆圆;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京华烟云》中的文化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曹青;从功能对等角度探讨许渊冲的翻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谷嫦欣;英汉脏话翻译的文化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谷春娜;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其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娟超;从翻译的政治角度来看归化和异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燕虹;;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悼亡诗风格的原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李永毅;;雷克斯罗斯的诗歌翻译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3 谭大立;一样痛苦 两种风格——李清照词与狄金森诗的不同表现手法[J];社会科学;1986年07期
4 郑燕虹;;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2期
5 贺微;翻译:文本与译者的对话[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屠岸;读叶维廉的中国新诗英译随感[J];中国翻译;1994年06期
7 吕志;翻译艺术中的概念泛化技巧[J];中国翻译;1997年05期
8 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中国翻译;1998年01期
9 ;王椒升先生遗译宋词六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山林;;谈谈李清照词的评价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2 张金同;;略论李清照词的意境[J];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03期
3 韩桂书;;抒爱国之情,发忧民之感——浅谈李清照后期词的思想内容[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岫蓝;英译李清照词二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01期
5 陈江江;;论李清照词的情感深度与思想内涵[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袁圆;;词坛二宗,异曲同工——李煜与李清照词之比较[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年07期
7 杨彦;;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绪[J];河南农业;2010年10期
8 孙,
本文编号:1317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1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