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体”与朱光潜前期的思想变迁
本文关键词:“有机体”与朱光潜前期的思想变迁 出处:《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有机体"是朱光潜前期,自1927年始,学术思想的基点。从1927年至1944年,朱光潜反复使用"有机体"概念及观念观察、理解和描述人生与艺术,并以"有机体"概念为核心重新思索西方哲学、科学在19、20世纪的变迁,从而重新检讨自己深受其影响的康德-克罗齐学派,努力建构自己"人生艺术化"的艺术美学理论,"有机体"概念因此成为朱光潜前期学术思想的基础性概念。朱光潜研究中对"有机体"概念有所揭示,但大多停留在朱光潜前期知识有机化的理解上,不足以反映朱光潜借"有机体"概念突破康德-克罗齐一脉影响及建构自己艺术、美学体系的双重努力。
【作者单位】: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前言“有机体”是朱光潜前期著述中经常出现的概念,从1927年的《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到1944年的《知识的有机化》,在前后约二十来年的时间里,朱光潜大量提到“有机体”及与此相关的“有机整体”、“有机观”等概念,对这些概念的使用也明显地烙下了朱光潜的治学观、人生观、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念孙;朱光潜与“五四”运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肖鹰;战争边缘的“静穆”——论朱光潜的诗歌理想[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3 王攸欣;怎样研究朱光潜?——答肖鹰对我的《选择·接受与疏离》的批评[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4 宛小平;论朱光潜美学的方法与问题[J];学术月刊;2004年04期
5 杨红莉,董志民;朱光潜“三元调适”的文学观[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6 高海燕,莫先武;“朱光潜研究新视阈”——读《20世纪“另类”批评话语》[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周红;;新发现的四篇朱光潜佚文[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夏中义;;论朱光潜的“出世”与“入世”——兼论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变奏[J];文学评论;2009年03期
9 曹谦;;朱光潜美学中的儒道关系新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10 巩青燕;;也谈朱光潜的“静穆说”[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宛小平;;梁启超与朱光潜的美学比较[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王攸欣;;朱光潜在成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朱光潜;;朱光潜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张健;;征服与遁逃——朱光潜喜剧美学思想初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5 钟名诚;;朱光潜文学批评方法论[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6 夏洁;;朱光潜编辑美学思想论[A];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郭世轩;;论朱光潜文学批评中的古典主义倾向[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10 钟名诚;;朱光潜比较研究的原则[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运旗;朱光潜在乐山[N];乐山日报;2009年
2 宛小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朱光潜:建立从认识到实践的开放美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王蔚;朱光潜与劳伦斯[N];东方早报;2014年
4 王攸欣;怎样作学术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王蔚;朱光潜的著述和译笔[N];东方早报;2014年
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美学中国化——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负责人、安徽大学教授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N];光明日报;2011年
7 朱迪光;古代诗人与诗作中的抒情者[N];文艺报;2005年
8 王攸欣;良知与逻辑:学术批评之底线[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文宣;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朱光潜[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肖鹰;学者的命运:坦诚面对学术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2 薛雯;人生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佳惠;朱光潜写作理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2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3 刘飞;朱光潜喜剧心理学思想之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张仙花;朱光潜早期审美心理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赵越;朱光潜美学思想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恒;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7 陶洋;朱光潜悲剧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8 孙艳侠;朱光潜悲剧理论之渊源与价值探析[D];延安大学;2013年
9 王艳丽;朱光潜《悲剧心理学》评述[D];延安大学;2010年
10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22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2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