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化和异化角度看《水浒传》两个英译本中汉语俗语的翻译
发布时间:2017-12-24 03:23
本文关键词:从归化和异化角度看《水浒传》两个英译本中汉语俗语的翻译 出处:《湖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更是各国人民交流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它们有时成为人们交流之间的巨大障碍。如何去除这一障碍,将是我们能否进一步推进交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从古至今,翻译一直是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实现交流的主要手段。在翻译过程中,人们要么向目标语文化靠近,要么保留原语文化,这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直是众多翻译家和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这两种做法反映在翻译策略上就是我们如今所讨论的归化和异化。从有翻译理论开始,首先是语言层面的“归化”与“异化”之争,即“直译”与“意译”之争;到现当代文化层面的“归化”与“异化”之争,这种论战从未停止过。过去的争论总是肯定一种,而否定另一种。随着争论的进一步深入,也有部分学者开始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二者关系的问题,本研究用描写和解释的方法对此进行了讨论。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被公认为是通俗语言成就极高的一部中华文化巨著。书中所使用的俗语不但数量多,富有特色,而且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很多至今还流行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在《水浒传》众多的英文版本中,赛珍珠和沙博礼的译本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但赛版本虽然在国外受到读者的欢迎,但在国内却一直因其“过度”异化的翻译而受到广大学者的诟病,而沙译本因其通顺易懂而得到褒扬。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水浒传》两个译本中汉语俗语词的翻译,通过描写研究方法来客观的分析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汉语俗语翻译中的运用及其所取得的效果。 本研究搜集了《水浒传》前70章中所出现的475个俗语,根据其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将其分为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及天地万物四类。然后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85个例子进行了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方法,试图找出《水浒传》两位英译者究竟采取了何种翻译策略,使用了何种翻译手段来实现此翻译策略,最终取得的翻译效果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因过度“异化”而在国内广受诟病的赛译本中在翻译汉语俗语时,归化策略的比例达到了25%。同样,译本虽然因通顺异同而大受褒扬,并不意味着归化策略占据了主导地位。与此相反,沙译本在翻译汉语俗语中异化策略的比例达到59%,甚至超过归化策略的使用比例(41%)。这些就可以说明,在文化交流上,赛译本和沙译本都注重两种文化的融合。异化策略是实现汉语俗语中文化因素传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本研究还采用描写和解释的方法,通过分析译本中的具体实例分别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的优点及其不足,进一步探讨了两种策略可以共存的原因。通过对归化和异化优缺点的描写分析,发现其优缺点具有互补性,一种策略的不足正是另外一种策略的优势所在。虽然归化和异化是一对矛盾,但二者的侧重点却不同,因此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片面的强调某一策略是不明智的做法。相反,只有把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实现翻译的目的,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从而实现文化交流的最大化。 然而,在现实的翻译实践中,归化异化两种策略的使用在同一译本中不可能是均等的,译者会偏重于某一策略,这说明必然有某种或某些因素在影响着译者的选择。因此,本文又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的三个主要因素:文本因素、译者的翻译意图及读者的期待视野。通过分析,本研究认为虽然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译者不是“隐身”的,他们有自己的思维,他们的翻译行为时有目的的,因此他们的翻译意图是一个主要的决定因素,这点也通过引证译者自己的说明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综上所述,对于归化和异化而言,不能舍弃任何一个,只要它们能够完成译者的翻译意图,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及实现文化的交流,就是可取的翻译策略。但同时,本研究也指出,虽然全球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我们依然在实现文化交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本国特有的文化特色,并且将其传播到不同的文化国家,实现各种文化的共存和繁荣,而不是要在全球实行单一文化。因此,对于担负实现文化交流重担的翻译来说,在今后具体翻译实践中选择翻译策略时,应同文化学派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还是应以异化为主,归化起到最大化的补充作用。 论文第一章是对全文的概述。第二章重点探讨了国内外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及汉语俗语研究的发展过程。第三章指出了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第四章和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对《水浒传》两个英译本中汉语俗语词的翻译进行了详尽的对比。第五章通过具体数据,分析了赛译本和沙译本各自选择了何翻译策略,以及决定其选择的原因和决定因素有哪些。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及研究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林波;对赛珍珠《水浒传》译本文化意义的再思[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张智中;异化·归化·等化·恶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孙致礼!洛阳036信箱30号,河南洛阳471003;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4 秦洪武;翻译中的句法异化与归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5期
5 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11期
6 赵军峰;30年代翻译标准论战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7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孟志刚;论翻译中“异化”和“归化”的辩证统一[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刘英凯;归化—翻译的岐路[J];现代外语;1987年02期
10 谭载喜;中西译论的相似性[J];中国翻译;199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霖;《水浒全传》民俗类俗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26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26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