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庄谐韵散熔一体,论疏评点铸新译——王宏印新译《哈姆雷特》评析

发布时间:2017-12-29 09:14

  本文关键词:庄谐韵散熔一体,论疏评点铸新译——王宏印新译《哈姆雷特》评析 出处:《中国翻译》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哈姆雷特》新译 语言风格 文体对应 文化诠释


【摘要】:作为一种典型的原作生命之"再生"形式,文学经典的重译实现了原作生命在译语崭新文化语境中的进一步延续。王宏印的《哈姆雷特》新译本以译者对原作的全新理解为基础,通过富有新意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实现了对这一经典剧作的成功重译,整部译作呈现出庄严典雅与诙谐俚俗巧妙交融的语言文字特色、韵体素体与散体对白恰当对应的文体艺术风格、论疏导读与讽喻评点多策并用的文化诠释架构,给人焕然一新的审美体验。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1?弓1胃 上王子复仇的故事为基础,吸纳了深刻的人文主义作为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思想,达到了英国文艺复兴的悲剧高潮。这部悲剧剧之首,《哈姆雷特》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播到以王子哈姆雷特为中心,构思精巧,人物众多,涉及中国以来,已经诞生了十多个汉译本。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继红;;以《哈姆雷特》为例,论译语文化的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林玉鹏;《哈姆雷特》剧中一词的误译和“无标记”词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5年01期

3 陆丹颖;;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文学翻译的历史责任[J];考试周刊;2009年27期

4 张乐金;;朱生豪保持原作神韵的翻译原则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8期

5 时双双;;崇高与动人:两种审美趋向的交融与冲突——《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之比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邹阳;王睿;;《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比较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7 刘翼斌;;隐喻认知观对中国《哈姆雷特》翻译研究的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8 刘红英;于治领;张东力;;《哈姆雷特》两个译本相异性归因——朱生豪译本和卞之琳译本研究[J];电影评介;2010年13期

9 刘立璇;;“人”的母题思索——从索福克勒斯到莎士比亚的文化关照[J];作家;2009年12期

10 张永;;论中西方古典悲剧思想根源之差异——以《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卜东;改编学的兴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雨檬;东西方文化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邂逅[N];中国艺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龚芬;论戏剧语言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文绮;从《哈姆雷特》修辞的汉译看译本中的交互文化[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黄际超;《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的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3 赵宏姣;《哈姆雷特》在中国的旅行[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曾芳萍;卞之琳译《哈姆雷特》的风格传递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鲍媛媛;《哈姆雷特》和《牛虻》主人公性格及悲剧成因的比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6 吴璐燕;戏剧翻译中人际意义的跨文化建构[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7 石丽云;从图里的翻译规范论看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三个中译本[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世荣;基于语料库的梁实秋和朱生豪翻译《哈姆雷特》和《奥赛罗》的翻译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陈首杰;论《哈姆雷特》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刘刚;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哈姆雷特》的翻译策略[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49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349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1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