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艺术程式解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8:36

  本文关键词:艺术程式解析 出处:《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程式 艺术活动 规范性 排外性


【摘要】:艺术程式是存在于艺术活动过程的技术格式和形式规范,规范化、标准化和审美化是艺术程式必备的三个要素。艺术程式在中西方艺术的存在,因为中西艺术不同的思维起点而形成鲜明差异,中国艺术程式以近乎纯技术、纯形式的抽象程式为主体,呈意象化特点;西方艺术程式以真实再现自然的系统程式为主体,呈科学化倾向。艺术程式既是对艺术创作过程实践部分的经验总结,又是艺术家艺术形象再创造的出发点,并固定地承载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艺术活动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艺术程式与艺术创新也有着深刻的关系。规范性、可塑性与排外性是艺术程式的三大特点,排外性突显了艺术程式的自身价值,成为规定艺术创作本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Abstract]:Art program is the technical format and formal standard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art activity.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re the three essential elements of art program. Art program exist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thinking starting poi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Chinese art program is characterized by image, which is almost pure technology and pure form abstract program. The western art program takes the real reappearance of the natural system as the main body and presents a scientific tendency. The art program is not only a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practical part of the artistic creation process, but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rtist's artistic image re-creation. As an indispensable link in the process of artistic activities, art program and artistic innovation also have a profound relationship. Plasticity and exclusion are the thre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art program. Exclusiveness highlights the value of art program and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define the essence of art creation.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当下艺术评论提及“程式”问题时,受众的思维定势总是将其认识首先引向中国传统艺术范围,尤其是传统戏曲与绘画。但是,当“程式”以理论术语的姿态进入艺术领地,固定地指向艺术创作与欣赏的某一环节时,便具有普遍的意义,适用于整个艺术领域。因此,对“程式”问题的探讨便不能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7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吴玉红;;清秀神俊 韵逸洒脱——玄学对魏晋工艺美术风格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安定祥;;岐黄文化的内涵[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6 高新民;高原;;岐黄文化与庆阳远古文明[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8 沈艳;;惠山大阿福源流考——大阿福和善业佛、化生、磨wz罗的关系[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9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9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1408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08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9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