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歌德笔下的“中国女诗人”

发布时间:2018-01-17 03:36

  本文关键词:歌德笔下的“中国女诗人” 出处:《中国翻译》200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歌德 诗歌翻译 《百美新咏》 世界文学 女性文学


【摘要】:清代文集《百美新咏》于1824年被译介到欧洲后引发了出人意料的反响。本文以1827年歌德从英文转译的两首中国诗为重点,对中英德三种文本进行对比研究。文中特别指出,中国古代"才女"作品的译介在19世纪对欧洲文学界正确评价女性诗人和女性文学曾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本文就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歌德"世界文学"概念的影响作出了新的解释。
[Abstract]:The collec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New songs of the hundred Beauty", was translated into Europe in 1824, which caused unexpected repercussio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wo Chinese poems by Goethe from English in 1827.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hree texts of China, England and Germany. In particular, it points out that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works of "talented Women" in ancient China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rrect evaluation of female poets and women's literature in European literary circles in 19th century. This paper gives a new explan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on Goethe's concept of "world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基金】:魏玛古典基金会(Klassik StiftungWeimar)“德国古典主义文学与儒学之接触”项目成果
【分类号】:I0-03;I106
【正文快照】: 十余年前,张威廉前辈在《对歌德译梅妃一诗的赏析》以及《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歌德为开元宫人续诗》两文中盛赞歌德“凭他卓越的相像力,透过汤姆斯的译文,看到故事情节的发展,体会到作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谱写了“中德文化交流史上一段非常有意义的佳话”(张威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延礼;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J];文学遗产;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程致中;写出人生的血和肉来──鲁迅关于文艺真实性的辩证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刘锋杰;意识形态的迷雾——读柯灵《遥寄张爱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彭丽;;文化特色词种类探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5 邰文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观[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杨方林;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互译[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邵璐;政治文化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之三种模式[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陈润兰;文化图式与习语翻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刘卫东;略论翻译中的文化转换[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10 张琼;文学翻译中文化"传真"的制约因素与形象转换[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永文;晚清报刊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4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8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柳婷;翻译与守门人——论对外宣传品的中译英[D];广西大学;2001年

2 黄选明;文化背景与误译[D];广西大学;2001年

3 乐敏;英汉习语对比研究与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4 彭春华;晚清政治法律著作汉译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5 袁凌燕;英汉文化负载词(组):意义差异分析及其翻译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6 王国治;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差异及其对英汉翻译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徐敏;翻译策略的辩证研究:归化与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Jiang Zhongjie;[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年

9 郭丁;[D];郑州大学;2001年

10 冯显琼;从语言学的角度试论英语语篇小品词的汉译[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渊;;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再论歌德笔下的“中国女诗人”[J];外语教育;2009年00期

2 袁力,袁佳;中国诗歌翻译的文化差异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张凡;;浅谈英语诗歌音乐性的可译性[J];作家;2009年06期

4 廖七一;秘密的分享者——论庞德与胡适的诗歌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5 庄刚琴;;不可译性研究(英文)[J];法国研究;2007年01期

6 朱林;;刍析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张传彪;;诗,必须用“心”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唐旎;;浅析庞德的诗歌翻译主张[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舒晓兰;;论意象的传递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王颖;;汉英诗歌翻译中静态意象的可译性问题探索[J];双语学习;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胡伟丽;;外显互文性与诗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民生;;浅谈诗歌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海燕;;译诗中的“做诗”成分[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4 金春笙;;论译诗神似——管窥丁尼生《鹰》的两篇译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陆钰明;;多恩诗歌节奏及其翻译初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张煜;;《楚辞》的英译比较研究——以《九歌山鬼》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筱华;邹慧民;吴春明;;美之集萃与再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王宏印;;毛诗翻译的异域想象空间——以海外华人聂华苓等人翻译的毛泽东诗词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张淑萍;;《浮士德》与《蛇神》结构艺术比较[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万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交流背景下的各民族语言的差异性和诗歌翻译的创造性[N];贵州民族报;2011年

2 亦才;歌德秋拍:书画、瓷杂,好戏连台[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朱洁;少数民族诗歌:“摆渡”于汉英之间[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叶廷芳;德语文学走入中国读者视野[N];文艺报;2009年

5 杨琳;艺术品或成融资新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宋佳p堋”嘁,

本文编号:1436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36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a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