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尴尬的崛起和批评的缺失——学院批评一面观

发布时间:2018-02-10 00:25

  本文关键词: 文艺批评 批评家 缺失 学院 批评对象 文学批评 学术前沿 文艺作品 学术学理 理论 出处:《文艺评论》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文学批评发展到当下这个样子,满谷满坑而应时应节了,一些虽说匮乏名作却分明拥有名气的作者们,想不遇逢批评就不容易,还不乏这样的情形:等闲一部作品刚刚出来,就有批评家早就等在那里似的一拥而上。让人不能不疑惑着批评者的过剩与批评的过量,感受着过于
[Abstract]:Literary criticism has developed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filled with valley and ready for the festival. Some writers, who are well known for their lack of famous works, think that it is not easy not to meet criticism, and there are many such situations: a work of leisure has just come out. There are critics who have been waiting there for a long time. People can not help wondering about the excess of critics and the overdose of criticism, feeling too much
【作者单位】: 江苏省作家协会;
【分类号】:I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元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三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张锡厚;刘知几的文学批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杨芝明,叶弘,石磊;辩证法的威力——读《“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1期

4 王永生 ,戴翊;必须有正确的文艺批评——学习鲁迅关于文艺批评的论述与实践札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王振铎;一个文艺学说的形成——从“境界”到“意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海轩;时间箴言[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7 闻钟 ,行人;对《真善美——文艺批评的标准》一文的质疑[J];江淮论坛;1980年06期

8 王文生;真善美——文艺批评的标准[J];文艺研究;1980年02期

9 曹廷华;“文艺从属于政治”是不科学的命题[J];文艺研究;1980年03期

10 向远;政治标准不能成为文艺作品的客观尺度吗?[J];文艺研究;198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文书;;种族主义的余辉——简评福克纳的《夕阳》[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宋致新;吴永平;;瞿秋白与文艺大众化[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3 吴家荣;;文学批评标准的反思与新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黄书泉;;不朽的“时文”——重读别林斯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张胜冰;;批评家的角色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陈雪虎;;批评理论化及其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吴家荣;;论审美感染力的批评标准——二十一世纪文学批评标准刍议[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谢阳举;;张载与道家关系概说[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李基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10 薛纯华;;毛泽东同志论文艺中的辩证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格尔;批评为何左右不了文学创作[N];北京日报;2000年

2 冯远;关于“大师”[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记者 陈杏;“大写的二十年·打工文学研讨会”在深圳召开[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孙燕;真正的文艺批评[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王富仁;中国文学中的“主义”有没有用?[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记者 续鸿明;检讨90年代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朱亚 编译;欧盟起草数字媒体版权法[N];电脑报;2000年

8 阎晶明;飞翔的思想[N];光明日报;2000年

9 ;文学三题[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辛心;冯骥才:从“卫慧”们说起[N];河北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陈榕;成人审视的牺牲品[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3 王琢;想象力论: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方法[D];暨南大学;2002年

4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5 蔡同军;普罗米修斯的火种[D];苏州大学;2003年

6 王秋海;反对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8 吴宝康;论怀特小说的悲剧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立强;构筑理想化的人性庙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震;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锐;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得与失[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永华;对翻译批评的反思[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赵海虹;[D];浙江大学;2002年

6 董晓霞;从阿布拉姆斯的立论图式看先秦诸子的诗学观念[D];西北大学;2002年

7 李刚;诗歌语言的陌生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亚芬;[D];中南大学;2002年

9 倪萍;走向个人的精神救赎[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叶玉芳;我在寻找我自己[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99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99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3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