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生成机制与美学策略: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20世纪90年代政治波谱

发布时间:2018-02-20 04:14

  本文关键词: 艺术社会学 政治波谱 艺术场 艺术界 政治波普 社会学视角 生成机制 中国前卫艺术 波普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 出处:《艺术百家》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政治波普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现象之一。自"八五新潮"艺术运动以来,寻找描述现实政治经验的全新途径,重建艺术家与现实政治之间的新型关联,成为当代艺术家的重大难题。生成于80年代末,盛行于90年代的"政治波普"为解决这一艺术难题提供了启示和可能性。本文试图从艺术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运用相关理论,梳理并分析政治波普绘画的发生?发展和被命名的历程,论述包括社会文化语境,政治历史语境,艺术机构?评论家?教育机构?艺术展览?国际买家等在内的复杂艺术公共场域是怎样使中国的政治波普成为潮流,并被写入艺术史的。同时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波普是运用怎样的符号拼接和表意实践建构起自己的美学趣味和意识形态的。
[Abstract]:Political Popp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henomena in Chinese avant-garde art creation in 1990s. Since the "eighth Five-Year" art movement, it has been looking for a new way to describe realistic political experience and to re-establish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sts and realistic politics. "political Popper", which emerged in late 80s and prevailed in 90s, provides inspiration and possibility for solving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lve this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sociology and cultural research. Using relevant theories to sort out and analyze the occurrence of political pop painting? Development and naming process, including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artistic institutions? Critic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t exhibition? How does the complex public domain of art,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buyers, make political pop in China a trend? And it is written into the history of art. At the same time, it discusses how the political pop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ses the symbol splicing and expressing practice to construct his own aesthetic taste and ideolog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宪;艺术世界的文化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杨俊蕾;“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宋霞;国外学者对科技和高科技问题的研究——由内在论向外在论的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田义贵;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7 黎春娴;;消费:一种社会结构的诠释——兼读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8 付德根;英国精英文化批判[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张旭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10 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韩水仙;;雷蒙德·威廉斯的传播思想概述[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肖建华;;“读图时代”的话语方式[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定家;论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庆东;自由意志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家栋;恐怖主义:后现代视角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8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郑崇选;镜中之舞[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隽;现代旅游活动与文化遗产保护[D];浙江大学;2002年

2 范小玫;消费主义及其对美国当代社会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3 林春田;传媒变革中的文化资本与网络背景下的文学际遇[D];厦门大学;2001年

4 秦海英;论中国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错位现象[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6 葛林;浅析东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语言[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韦映;现代传媒环境下的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冯炜;文化的衰解及图像折射[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9 郑媛;试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胡燕妮;审美世俗化[D];暨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И·列弗希娜 ,由之;社会学和艺术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2 В.П.谢斯塔科夫;樊莘森;;美国现代美学:主要流派和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6期

3 A.齐西 ,吴安迪;马克思列宁主义艺术理论及资产阶级对它的评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5期

4 夏放;;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的初步意见——与蒋孔阳、李泽厚同志商榷[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5 刘长久;美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概况与主要流派[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6 黄德志;美学在探索中前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7 A.齐西,从芒;现代艺术学的若干方法论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12期

8 潘知水;;美学对象问题研究[J];哲学动态;1982年03期

9 李育中;略论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社会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10 李正天;艺术心理学论纲[J];美术;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翼峰;;“情境、激活、赏析”——浅议高中美术鉴赏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振华;重建艺术社会学[N];文艺报;2003年

2 刘昶;艺术社会学的探索与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刘昶;宋建林的《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N];文艺报;2004年

4 周俊杰;漫议于曙光[N];文艺报;2004年

5 本报专稿 东方尔;网络造星时代的集体媚俗与狂欢[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6 袁跃兴;当文化成为一种奢侈[N];市场报;2005年

7 文学所 汤学智;娱乐的泛滥应引起重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郎绍君;一个常新的话题[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刘仰东;美学背后的人生片断[N];人民政协报;2006年

10 许远方;“高值文化”的迷失[N];吉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孝鸿;中国文人画史上的“四大”坐标[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丹;论丹纳对茅盾早期文艺观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2年

2 王琦;建筑语言结构框架及其表达方法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3 王宗英;明清仕女画的社会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4 黄怀平;艺术的社会责任[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佳;从艺术家视角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唐小蓉;伊斯兰的表情艺术[D];四川大学;2004年

7 李妍;革命现实主义版画家力群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刚;对中国当代架上绘画现状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何丹丹;论布莱希特的艺术观[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李e,

本文编号:1518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18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e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