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现代性、文学理论与中国经验

发布时间:2018-02-24 22:32

  本文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中国经验 全球化 中国文学理论 当代中国 中国文论 后现代性 美学思想 文学概论 出处:《文艺评论》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现代性:百年文论的基本追求"现代性"是当代中国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批批重要的理论家都在前仆后继地阐明自己关于"现代性"的独特见解,很大程度上,"现代性"可以说是一个汇聚了众多问题的"超级能指",社会制度、文化观念、美学思想、时间划分、空间压缩、身体和感官的体验甚至是饮食起居等等众多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超级能指的视野内得
[Abstract]:First, modernity: the basic pursuit of "modernity" in the century-old literary theory is an unavoidable problem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a number of important theorists are explaining their unique views on "modernity" one after another. To a large extent, "modernity" can be said to be a "super signifier" that converges on many issues, social systems, cultural concepts, aesthetic ideas, time division, space compression, Physical and sensory experiences, even eating and drinking, and so on, can be found in this super-signifier field of vis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法 ,张颐武 ,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J];文艺争鸣;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曹顺庆;是“泛文化”,还是“跨文化”——世纪之交比较文学研究的战略性转变[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1期

3 鄂霞;李艳;;何去何从——也谈文学艺术终结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冯黎明;张荣翼;唐铁惠;何锡章;樊星;胡亚敏;王兆鹏;李建中;;全球化语境中的汉语批评(八人谈)[J];长江学术;2006年03期

5 涂苏琴;网络文学的兴起与传播[J];当代传播;2005年01期

6 洪治纲;;“史诗”信念与民族文化的深层传达——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6期

7 李衍柱;艺术的黄昏与黎明[J];东方论坛;2004年04期

8 王波;艺术终结论的警钟[J];东方论坛;2004年04期

9 田忠辉;;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走向及未来发展趋势反思[J];东岳论丛;2006年01期

10 朱立元,王文英;以现代性为衡量的主要尺度——也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顺庆;;跨文明比较美学研究[A];“美学与多元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2 张荣翼;冲突与重建[D];四川大学;2002年

3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D];四川大学;2002年

4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叶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李丽;《人间词话》辨[D];暨南大学;2003年

8 申载春;小说:在影视时代[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少咏;现代性语境中的乡村政治文化言说[D];河南大学;2005年

10 郭强;知识与行动:一种结构性关联[D];上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粟世来;消费主义与审美生活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秦杏梅;从后殖民视阈看翻译家鲁迅[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张小燕;晚生代的文化身份与边缘叙事[D];厦门大学;2001年

4 仝冠军;中国古代编辑生存状况研究及其理论分析[D];河南大学;2002年

5 兰希秀;后殖民理论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贺玉高;知识分子立场与后殖民主义[D];郑州大学;2003年

7 周芳;解读网络原创文学的艺术性[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8 贺卫东;非智力因素理论在中学生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及运用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海印;九十年代军事小说的世俗化倾向[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虎妹;西方现代文学观和批评方法对职校文学教育的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谭好哲;;开放视野·实践品性·问题意识——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的宏观审视[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张法;走向一种研究现代中国的新范式[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陈雪虎;回到现代性的地面[N];文艺报;2002年

3 董学文 盖生;文学理论研究的文化战略[N];文艺报;2003年

4 主持人 崔立秋 特邀嘉宾 李茂民 魏鹏举 付国锋;文学理论学科性之反思[N];河北日报;2002年

5 俞兆平;从科学主义角度拓展中国现代文论研究视野[N];文艺报;2003年

6 高欣荣;现代性文学史观的反思[N];文艺报;2005年

7 导演 作家 书云;启蒙思想家与中国[N];光明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王研;文学批评是一种精神担当[N];辽宁日报;2010年

9 杨向荣;毛泽东文艺美学研究的新开拓[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二艳;二十世纪初叶文论中的文学名词审定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赵禹冰;王国维对美学文本的阅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32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32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a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