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
本文关键词: 文学与政治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 上层建筑 文艺思想 经济结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基本内涵 社会结构理论 经济基础 社会意识形式 出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襄樊学院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08JA752013]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国昌;《资本论》在世界上的传播[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于凤梧;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读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3 罗徽武;试论巴枯宁无政府主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郭业大 ,欧阳建;生产斗争是基础 阶级斗争是动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关勋夏;马克思恩格斯在农民问题上同拉萨尔主义的斗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任愫;诗人的修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贺庆升 ,罗中起;马克思、恩格斯与文学[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8 范彬;略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论认识论的本质区别[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9 吴士余;时代的歌手 革命的号角——试论维尔特及其诗作[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10 艾周昌;关于近代非洲殖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守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2 王晓燕;;城市家庭功能与老人[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3 张元庆;;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的等级制度[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4 张跃庆;;土地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5 朱亚夫;;关于土地有偿使用的思考[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6 李世蕴;;论土地资源面临的危机及我们的对策研究——以安徽省为例[A];中国土地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7 伍雄武;;评“四人帮”对公理法的否定[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8 杜岫石;;关于自然数序列的矛盾及分析[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9 李世繁;;学习毛泽东同志对辩证逻辑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之一——毛泽东同志论什么是辩证逻辑[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10 葛力;;培根的归纳逻辑[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俞吾金;马克思如何看待传统[N];光明日报;2000年
2 ;《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N];光明日报;2000年
3 张奎良;社会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内在关联[N];光明日报;2000年
4 王文胜;文学艺术的人学解析[N];文艺报;2000年
5 李惠斌;马恩思想中的一个重大转变[N];学习时报;2000年
6 杨金海;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N];学习时报;2000年
7 许斗斗;共产主义是一个现实运动[N];福建日报;2001年
8 施德福;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两个决裂”的论断[N];光明日报;2001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150多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告诉我们什么?[N];光明日报;2001年
10 罗文东;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吕静;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哲学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赵剑英;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魏红英;有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荣臣;论20世纪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赵万江;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任现品;一张不断被重新涂写的羊皮纸——试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民国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康琼;江泽民环境保护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朱哲;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为民;论人的素质[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邵刚;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代恒猛;社会主义所有制实现形式在实践中的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岳秀红;转型期政府利益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5 伊焱;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叶玉芳;我在寻找我自己[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范星宏;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大学;2002年
8 张宁辉;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D];中南大学;2002年
9 付立华;论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彭凌;关于共同富裕的几个理论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49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49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