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的救赎:阿多诺论“丑”
本文关键词: 阿多诺 文化工业 现代派艺术 现代艺术 不和谐 艺术品 艺术形式 审美愉快 非同一性 快乐 出处:《美术观察》2011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人们感叹现代艺术变得越来越"丑",从绘画、雕塑、舞蹈到音乐,从塞尚、毕加索、贾科梅蒂、邓肯到勋伯格,从立体派、未来主义到达达运动。现代艺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气势摧毁了几千年来人们构造的美的王国。但是,丑的崛起却和现代性的历史一样短暂,在公开描写丑和忧郁情感的波德莱尔那里,丑仍然是以美的伪装出现的,他认为丑就是一种美。直到阿多诺那里,丑才真正从美的压制下解放出来,并
[Abstract]:People are lamenting that modern art is becoming "ugly", from painting, sculpture, dance to music, from Cezanne, Picasso, Giacometti, Duncan to Schoenberg, from cubism, Futurism reached the reach of the movement. Modern art destroyed the kingdom of beauty that had been construct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ith an unprecedented momentum. But the rise of ugliness was as brief as the history of modernity. In Baudelaire, who publicly describes ugliness and melancholy feelings, ugliness still appears in the disguise of beauty, which he regards as beauty. It was not until Adorno that ugliness was truly liberated from the oppression of beauty, and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J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内尔·罗沙;孙明丽;;后历史语境下素材的前行——论如何拯救批评艺术的今天与未来[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2 刘海;;无可名状的“无题”表征——现代主义艺术“无题”表征的文化解读[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孙士聪;;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历史效果[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吕晓岚;;文艺创作与社会生产之辩证关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文论解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谢地坤;;新艺术的希望之光或假象——简论阿多诺的艺术哲学[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3 王柯平;;艺术与社会的双重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现代意义[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4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邱正伦;;新人本主义,中国当代艺术美学的主流趋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陈福民;文学需要市场但不等同于市场[N];文汇报;2004年
2 刘皓明;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歌的误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马也;后现代语境中的“艺术”[N];文艺报;2004年
4 美周刊;第二届莫斯科当代艺术双年展举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赵勇;“批判话语”的生死问题[N];文艺报;2006年
6 赵勇;艺术创新的思考[N];文艺报;2005年
7 张开焱;西方文学理论话题移植的得失[N];文艺报;2005年
8 苏娅;朱其: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中国当代艺术也要出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舫;“文化批评,我拿什么拯救你”[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晓艳;艺术与技术的辩证法[D];复旦大学;2010年
2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3 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4 李云刚;非同一性与艺术:阿多诺的艺术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6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7 陈蓓洁;艺术·真理·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7年
8 张文杰;艺术“裂变”时代的美学[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雄;关于阿多诺“文化工业”及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雯;审美救赎还是启蒙欺骗?[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昌显;启蒙困境中的审美救赎[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苏芳;艺术的“非同一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彭广林;机械复制与艺术命运[D];吉首大学;2008年
6 师会敏;20世纪西方文论文化转向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崔酣;哲学与艺术的融通[D];吉林大学;2007年
8 辛楠;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焱生;机械复制与知识分子身份转型[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鹏;文化工业时代的艺术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56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56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