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若干重要理论概念评析

发布时间:2018-03-02 17:22

  本文选题:反应批评 切入点:文本与读者关系 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涉及四个重要的概念: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阐释团体、构成阐释团体的读者、文本的分析方法。在文本与读者关系的问题上,费什的观点大有别于其他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家。费什强调,不同阐释团体由于采用不同的阐释策略,对同一文本阐释的结果大相径庭;但每一个阐释结果,只有对阐释团体各自的读者才是确信无疑的。他对不同阐释结果持以宽容的态度,值得赞赏。费什所称的"有知识读者"指的是各种阐释团体具有文学能力的理想化读者或批评家;实用批评家对其读者观颇有微词。费什的文本分析方法见解独特,但既有长处,也有不足。
[Abstract]:Fisher's theory of reader response criticism involves four important concep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reader, the interpretation group, the reader who constitutes the interpretation group, the analysis method of the tex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reader. Fisher's view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readers' response critics. Fisher stresses that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groups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ame text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but each interpretation results. It is certain only to the respective readers of the interpretation community. He is tolerant of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What Fisher calls "knowledgeable readers" refers to idealized readers or critics with literary competence in various explanatory groups; practical critics have a rather critical view of their readers. Fisch's approach to text analysis is unique. But there are both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虎军;从读者经验到阐释社会——斯坦利·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评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方汉泉;游南醇;;伊瑟尔的文本—读者观及其在英诗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方汉泉;;“作者和作者意图”的论争及其对文学教学的启示[J];中国外语;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智义;关于华兹华斯诗学遗产价值的再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龙云;;斯坦利·费什的阅读观与女性主义文本[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刘旺余;;莎士比亚第116首十四行诗的文体特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陈黎;从康德到巴尔特: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李为民;;《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里时间和意识的重要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洪流;《厄舍古屋的倒塌》创作艺术研究[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李海红;;建构主义翻译研究对读者主体的观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童肖琼;;文体学分析在EFL语篇教学中的实践性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张慎琳;叶晓青;;独特的叙述视角与反讽意味的生成——吴组缃《官官的补品》的文本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顾婧;;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重新思考《反美阴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张月亭;;《德伯家的苔丝》中叙述视野的由“小”变“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宙嫔;“诗性智者”[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6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萍;凝视自然的心灵书写[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媛;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朝君;论约翰·契弗笔下的“中产阶级的危机”[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莉;《一位女士的画像》的空间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雷婧;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螺丝在拧紧》的恐怖感[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颖;文学创作中文体深隐原因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刚;从文本到文学作品──评伊瑟尔的现象学文本观[J];国外文学;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荣生;鲁讯与文学批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2 毛时安;;思维,在美的领域——读近两年来《上海文学》的文学批评[J];读书;1983年04期

3 张世君;;文学批评阅读法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4 李培澄 ,马云;论冯健男的文学批评[J];河北学刊;1990年04期

5 ;文学批评信息[J];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02期

6 徐坤;悼批评时代的终结——《文坛感应录》感言[J];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4期

7 李振声;近年文学批评之平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8 吴锡民;文学批评与法律环境——莎评“新成果”引出的话题[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批评:发现被遮蔽的东西[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5期

10 吴义勤;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批评[J];文艺研究;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利;;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黄浩;;批评失语症——90年代文学批评把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罗勇;;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秦忠翼;邹正昌;;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康梅钧;;王国维文学批评:学无中西的现代性视角[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永春;;论沈从文书信中的文学批评[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蔡钟翔;白岚玲;;金圣叹研究大有可为[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任一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特色——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国华;;坚持创新,建设“中国文学批评学”——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学描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2008’西部文学论坛——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在蓉召开[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宇宏;文学批评的“九多九少”[N];光明日报;2003年

2 梁鸿鹰;张扬文学批评的现实力量[N];团结报;2009年

3 记者 姜小玲;全媒时代,文学批评要出声音[N];解放日报;2010年

4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徐兆寿;文学批评应有的气质[N];人民日报;2011年

5 张涛甫;微博时代,专业批评如何作为[N];文汇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赵s,

本文编号:1557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57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0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