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差异与融合
本文选题:东方民族主义文学 切入点:东方现代主义文学 出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研究对象,东方民族主义文学与东方现代主义文学是东方现代文学史上相反相成、互动并进的两股文学思潮和流派,两者在发展脉络、创作主题、审美标准、创作成果等方面存在一些特质上的差异,但由于东方社会的特殊现实和文化,两者在民族精神的表现、群体意识的加强、内向和外向的转变等方面又有一些交融。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能更好地了解东方文学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Abstract]:As the object of study, oriental nationalist literature and oriental modernist literature are two literary trends and schools which are opposite and complementary in the history of oriental modern literatur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ative achievements, but due to the special reality and culture of the oriental society, the expression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group consciousness between the two, There is also some blending between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oriental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研究”(02BWW005)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I0-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黎跃进;;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的典型形态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彭端智;东方文艺复兴的曙光——关于亚非现代民族革命文学的几个问题[J];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安;印度神话传说在东南亚的传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周艳梅;;追寻理想化的自然美和人性美——《边城》与《古都》的精神契合[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3 黎跃进;;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的典型形态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杨建;;东方文学学科的东方学渊源初探[J];东方丛刊;2007年02期
5 钟智翔;试论小乘佛教对缅甸文化的核心作用[J];东南亚纵横;1997年02期
6 常青;;论加尼觉玛玛礼《不是恨》的文学创作[J];东南亚;2006年04期
7 李谋;略论孟族文化[J];东南亚研究;2002年04期
8 范良芹;;浅论电影《色·戒》的“物哀”美学特征[J];电影评介;2009年01期
9 陈文静;;从《伊豆的舞女》看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J];电影评介;2009年08期
10 龚丽娟;;东方生态的和谐之美——生态视域中的沈从文与川端康成文学之比较[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庄萱;过渡时代的炬火[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宋琛;川端文学的精神分析阐发[D];吉林大学;2009年
3 钟智翔;论缅语语音的历史分期与历史发展[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静;《千只鹤》中的“魔界”[D];辽宁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先春;;试析中西方公共艺术创作的思维倾向[J];艺苑;2010年01期
2 张永;;论中西方古典悲剧思想根源之差异——以《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张平仁;;《红楼梦》模糊叙事机制探究[J];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4 王炜;;中西方意象差异——以庞德译李白《长干行》为例[J];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01期
5 宫钦第;栾瑞波;;山东莱阳话的几种语音屈折形式[J];中国语文;2010年02期
6 樊家勇;郑淑园;;尤金·奈达与钱钟书翻译理论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5期
7 郝世宁;;河北邢台方言中的几种特殊句式[J];邢台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徐凡帆;;谈对韩国学生汉语教学的对策[J];现代交际;2010年02期
9 赵子然;;高低语境交际的对比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3期
10 贺敬华;张立丹;吕亚新;;试论同义单音节动词带时态助词能力的差异[J];学术交流;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学旺;刘鸣华;;两亲性无规共聚物自组装巨型囊泡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刘荣森;;我国常见烤烟品种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差异[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林友斌;;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徐晓燕;吴建军;项海格;;卫星通信与WiMAX系统互联融合的初步调研[A];第六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胡朝安;;浅析房屋预、实测建筑面积差异的原因[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蔡冬梅;;报表审核中应注意人工站与自动站观测正点记录的“时间差”[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伍刚;;第一高地 第一时间 第一落点——传统广播与网络媒体融合向第一影响力媒体的跨跃的实证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志晖;曲彬赫;;媒体融合——试论当下媒体的划时代变迁[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舒;;从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势看“融媒”时代的到来[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周苏;周永林;;阳光事业的融合与发展——电子党务与电子政务网站的融合发展初探[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凤玲;笔记本电脑市场变变变[N];北京科技报;2002年
2 ■黄兴涛 ■刘正寅;“中华民族”观念形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北京日报;2002年
3 卢勇;从新《保险法》看我国保险监管趋势[N];中国保险报;2002年
4 朱威烈;和而不同 拿来送去[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王晓朝;中西文化互动与文化转型[N];中国财经报;2002年
6 欧阳斌;用心布阵[N];中国财经报;2002年
7 余滨;通信产业发展呈现六个趋势[N];中国电力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刘晶;摩托罗拉规划未来五年[N];中国电子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连晓东;英国电信监管实施“增肥”计划[N];中国电子报;2002年
10 盘锦市市长 程亚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N];中国化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广;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法律文化冲突论纲[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艳梅;科学哲学视域下反映真实科学的理科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靳晓光;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杨;凤凰电视文化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张柱林;“一体化”/“差距”时代的文学想象[D];上海大学;2008年
6 马聪;囊泡转运及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纯化方法与蛋白性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华天雪;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8 巴桑卓玛;中小学生对统计的认知水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利旺;全细胞性肿瘤抗原以不同方式负载树突状细胞诱导肝癌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王淑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丽;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潘丽丽;壮汉文化融合与广西和谐社会建设[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梁芳;融合面部信息的手语识别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白晓东;科学人文主义简论[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红;英汉称呼语的语用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马炳光;中美中学师生关系差异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程小芳;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8 朱仲鑫;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D];浙江大学;2009年
9 林东波;基于软交换和PHS的CDMA网络融合改造方案的探讨及实现[D];兰州大学;2009年
10 王文越;论地域文化对五代、宋初时期南北山水画派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64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64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