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西文化差异_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异与同(1)

发布时间:2016-10-28 20:41

  本文关键词: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异与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西文化差异_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异与同(1)

Meanwhile, Elsewhere

身份用户文章11686积分45332等级银河(14)

发信人: pythia (苜蓿◎微不足道), 信区: ARTS        
标  题: 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异与同(1)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Dec 28 11:19:24 1999)
  
  
  
蒋述卓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西方艺术史上,常把对对象的逼真描绘当作艺术家的最高标准,而所记载的某些动物
或人
错把艺术品当成它们所描绘的实物的故事,则又成为对一个艺术家的最高赞美。比如阿
波莱
斯所画的马如此逼真,以致于引起一匹真马发出长嘶,似乎要同画中的马亲热;画家赛
克西
斯同巴尔哈西悠斯比赛,赛克西斯画的葡萄非常逼真,引动了飞鸟来啄食;但是,当赛
克西
斯正要掀开巴尔哈西悠斯画上的遮羞帘子时,他才发现这个帘子也是画上去的。于是,
他输
了。
  
从古希腊艺术到古典主义乃至批判现实主义,西方艺术传统一直强调对艺术对象的真实
描摹,
这种“模仿乃是艺术的根本特征”的观点直到黑格尔才对其有较充分与系统的批判,也
直到
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兴起才有大的转折。
  
在西方人眼中,艺术始终是一面镜子。柏拉图首先认为模仿艺术家们是一些镜子艺术家
,他
们以为把镜子转来转去,就能反映现实中的一切。不过,他们忽略了整体,反映的只是
事物
的影子,而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事物是理念的影子,而艺术品所描摹的事物则是影子
的影
子了。柏拉图以此否定艺术的真实性,但他的“镜子”说却为后人批判地吸收。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就提出:“画家的心应该象一面镜子,永远把它所反
映事
物的色彩摄进来,前面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①莎士比亚则借哈姆雷特之
口道
出自己的艺术主张:“演戏的目的,从前也好,现在也好,都是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
子,
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画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
和印
记。”②
  
歌德还说:“对艺术家的最高要求就是:他应该遵守自然,研究自然,摹仿自然,并且
应该
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③狄德罗、巴尔扎克等人也都表达过类似的看法。因此
,从
整体而言,在黑格尔以前,西方艺术的“真实”观,就是要求艺术严格地摹仿自然,摹
写现
实,与客观事物达到吻合与一致。
  
在中国,要说完全没有与西方相类似的摹仿说与逼真论是不符合实际的。《周易·系辞
》说: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
取诸
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先秦时期的取象思维
基本
上就是一种以摹仿为主的思维方式。《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有上古之乐乃仿效山林
、溪
谷之音与凤凰之鸣而产生之事,这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的人“从天鹅和黄莺
等歌
唱的鸟学会了唱歌”不无一致的地方。
  
中国的绘画理论尤其是关于山水画的创作理论最为强调向自然取法,所谓“师造化”就
是师
自然,师天地宇宙。明代画家王履就明确说:“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华
山图
序》)虽然“师心”置于首,但所师的对象最终还是天地自然中的华山。
  
明清时期的小说评论家叶昼、金圣叹等也把“副真”、“肖物”等当作评价小说的人物
描写
与生活情事描写的标准。甚至在诗歌领域,叶燮也提出了“克肖自然”说。然而,在中
国艺
术史上,摹仿论与逼真论却始终未能占据中国艺术中的主导地位,成为中国的艺术传统
。与
西方相异,中国文艺艺术强调的是“感物言志”、“为情造文”和传神写意。
  
中国文艺理论家追求艺术之真,其原则并不是自然之象,也不求与自然之象的完全吻合
,不
刻意去追求客观对象的真实性,而更多地是从作家的主体方面去考察的。这种偏重于从
主体
之源去求真的艺术观至少表现于三个方面:
  
一是求感情之真。如东汉王充说:“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实诚在胸臆,文
墨著
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④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为情者要约而写真。
”⑤
  
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则对“合情为真”的“真实观”发表了他独特的见解
: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
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漠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
丽娘
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
死,
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
枕而
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
人,
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他认为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生活
描写,
只要符合人的真情,符合人的天性及性格,就具有艺术的真实性。在作品内,,有些东西
看起
来是“理所无”的,但从感情上去衡量,则是“情必有”的。合情必有,合情也必真,
故杜
丽娘因情而死,也就会因情而复生。这就是“合情为真”的真实观。
  
二是求意之似,神之似,重在艺术家主体情感融铸之后的“第二自然”。中国艺术家衡
量艺
术的标准,也不是看其摹仿事物的逼真与否,而是在于是否写出艺术家心中的“营构之
象”。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张语),这种由外入内的创作意识,既不脱离自然,但
又不
在于自然,而在于艺术家心源的创造,即“造乎自然”(清王夫之语)。中国艺术家虽
然也
强调“物以貌求”(刘勰语),也强调“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宗炳语),但“应物
象形”
的目的则在于“畅神”、“写意”。在绘画、书法的创作方面甚至强调要“舍形而求意
”、
“意在笔先”等等。
  
相对于“形”而言,“意”更为重要,“神”更为重要。于是,艺术家创作的自然之象
自然
成为意似、神似的心造营构之象。
  
三是在写真中求理求趣,并将艺术家的精神与人格投射于内,造成对自然对象的改造与
变形。
这在宋以后的文人画中尤见其特色。比如画竹,若按西方的标准要求,则应画出竹的本

(青绿色)、竹叶的向背明暗乃至于每一片叶子的细微差别,但中国艺术家的画竹,则
由写
影取真衍变为墨竹(黑色的),甚至于有朱红色的竹。
  
据说五代人从月夜竹影的摹仿中创造了墨竹的画法。郭熙曾说:“学画竹者,取一株竹
,因
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上,则竹之真形出矣。”(《林泉高致》)宋代文同是画竹高手,从
其存
世的作品看,竹节的长势,偃竹的姿态,竹叶的向背明暗,都具有写实的性质。但他的
笔法
中墨分浓淡却又有了一种文人情趣的寄托。苏轼的做法则走得更远,他在悖于自然的画
法中
表达出重理重趣的倾向。
  
米芾《画史》载:“苏轼子瞻,作墨竹从地起,一直到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

‘竹生时,何尝逐节分?’”苏轼的法并不拘于法,而是缘于理。又传苏轼在试院时曾
以朱
砂画生,人问:“世间岂有红竹?”答曰:“世间岂有墨竹?”这又是缘于趣。
  
中国绘画不象西方绘画那样要服从科学的透视法,它所服从的是艺术家主观心理与审美
意趣。
只要主观心理认可,就既合“理”又合“真”,这就是中国艺术家所强调的“造理入神
”和
“自有妙理”。
  
同样,艺术家的写竹并不需要逼真地描摹竹的自然形态,而重在写出人的精神与品格。
如苏
  
轼所画的那些枯木竹石图,米芾《画史》评道:“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
,亦
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明代的徐渭、八大山人,则更是借手中之笔倾吐胸
中的
满腔怨愤或家国之痛。清代郑板桥画竹,为了表达他的愤怒感,竹叶甚至可以朝天向上
直长。
  
中国的水墨画尤其是文人写意画,描形状物往往退居次要地位,而以表现心境、倾吐情
怀、
表现人格志向为第一位之事。在这种审美倾向的导引下,“文品如人品”、“画品如人
品”
的理论也便自然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独有的一种理论。而中国古代艺术重情、寓
意、
抽象、象征的特征也便得以形成。
  
--
  
      维南有箕  不可以簸扬
      维北有斗  不可以挹酒浆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2.105.179.7]


  本文关键词: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异与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7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7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1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