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走向文学实践的可能及方式——对当前中国文学理论一种吁求的内在解读
本文选题:中国当代文学理论 切入点:文学实践 出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08XZW027]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敏;后殖民身份:V.S.奈保尔小说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陆怡玮;“思想式写作”造就的得与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D];四川大学;2007年
5 毛娟;“沉默的先锋”与“多元的后现代”:伊哈布·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万书辉;文化文本的互文性书写:齐泽克对拉康理论的解释[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揆;近代学制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的确立[D];河南大学;2007年
2 张硕;论《觉醒》的叙事技巧[D];重庆大学;2007年
3 张敏;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生态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温晶晶;城市·时空·存在[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杨婧;关于伦纳德·迈尔音乐风格理论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樊晓武;思想与权力的遭遇[D];山西大学;2007年
7 丁雅;《夷坚志》的叙事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念念;通过史诗重返精神家园[D];浙江大学;2008年
9 叶凯;历史“虚构”与文学虚构[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黄小灵;论交互主体性思维视域下的文学接受[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国华;;纯粹语言、经验、理念与弥赛亚时间——本雅明哲学的几个主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章辉;;反本质主义思维与文学理论知识的生产[J];文学评论;2007年05期
3 支宇;;“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是否可能?——评一种新锐的文艺学话语[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6期
4 陶东风;;重审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J];文艺研究;2006年10期
5 叶舒宪;中国神话的特性之新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宝全;略评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卫建林;关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中的几个问题[J];文艺研究;1980年05期
3 林宝全;;略评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吴蓉章;学习何其芳同志关于民间文学的论述[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5 李蟠;忠实于生活,不断革新——漫谈契诃夫的创作[J];俄罗斯文艺;1981年04期
6 金训敏;不断进取,有所作为——怀念冯文炳先生[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06期
7 S.奥尔森 ,晓红;文学美学和文学实践[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10期
8 葛世钦;要写出民族灵魂——学习鲁迅关于文学艺术民族传统的论述的札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0期
9 李文沛;;诗歌用典的功能和技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10 佘壮怀;;“前进——向上!”——读高尔基作品琐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卢佑诚;;关于古代文论研究的两点看法[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郑国铨;;论文学的价值观念[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3 蓝犁;;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韩振江;;无限延伸的铁轨——在9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背景中再谈作家与生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5 韩广信;;从20世纪文学实践看现实主义的历史命运——对现实主义广阔道路的重新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6 赖大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拓展[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徐姗姗;;《洗澡》语言的修辞艺术探微[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俞小石;中国文学理论正走向世界[N];文学报;2000年
2 孙绍振 陈良运 南帆;重建文学理论学科是时候了[N];文艺报;2000年
3 崔小敏;前瞻与创新[N];光明日报;2001年
4 马相武 康宋介(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当代小说与当代中国[N];湖北日报;2001年
5 鲁文忠;纯文学在窘迫中延展希望[N];文艺报;2001年
6 金炳华;繁荣发展新世纪文学的行动指南[N];文艺报;2001年
7 陈辽;创新:文学发展的动力[N];文艺报;2001年
8 李庆本;超越审美研究与文化研究[N];学习时报;2001年
9 ;文艺学的当代形态论[N];光明日报;2002年
10 詹艾斌;要高度重视马列文论的建设与创新[N];文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振勇;超越幻想的锁链[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馨;《现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王洁;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与政治文化之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军;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黎明;魔幻现实主义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苏州大学;2005年
7 李明;文学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践[D];兰州大学;2006年
8 罗朋;19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政治[D];兰州大学;2006年
9 王强;隋炀帝文化政策与文学实践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凌晨光;交流话语与文学批评[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珊;辨与析[D];暨南大学;2003年
2 刘杨;论中国大陆留学生文学的主题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何畅;霍桑“中间地带”理论及其在《红字》中的实现[D];浙江大学;2004年
4 林晓雁;一个汉代儒者的执著与徘徊[D];北京大学;2004年
5 黄菊;《文聚》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饶翔;一次民粹主义的全民文学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辛娣;本雅明寓言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屈桂梅;梁朝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许玉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叙事转型[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宋永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83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8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