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中国古代艺术的审丑精神

发布时间:2018-03-13 07:46

  本文选题:中国文化 切入点:古代艺术 出处:《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中大致说来,其深层所表现的丑,首先是与(羞)恶相联系的,进而与道德发生联系。唐宋后,在艺术领域丑演变成一种无关道德的精神和旨趣,丑其实是怪异,艺术对丑怪的表现也就表征了一种追求个性独立和自由的审丑精神。总体看来,中国古代的审丑艺术实际上体现了"以丑为美"或"化丑为(中和)美"的精神追求。
[Abstract]:I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the deep expression of ugliness was first associated with (shame) evil, and then with morality. After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ugliness in the field of art evolved into a spirit and purport unrelated to morality. Ugliness is in fact weird, and art's expression of ugliness represents a spirit of judging ugliness that pursues individuality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Generally speaking, The art of judging ugliness in ancient China actually embodies the spiritual pursuit of "taking ugliness as beauty" or "turning ugliness into (neutralize) beauty".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分类号】:J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毅;;韩愈诗“以丑为美”说[J];文史知识;1996年06期

2 高华平;;“丑”义探源[J];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01期

3 陈果安;“东方丑学”:张竹坡审丑理论初探[J];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权雅宁;论新时期文学的世俗化审美追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蔡靖芳;;张竹坡小说评点家的角色意识与主体间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胡友慧;;王维画作审美旨趣与南宗宗主地位的确立[J];船山学刊;2009年01期

4 郭子愚;;浅谈当代水墨艺术的现代性[J];当代艺术;2010年04期

5 程晶晶;;中印古典诗学“韵”论美学意蕴的叠合与差异[J];东方论坛;2011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感性选择与中国社会现代化[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宋永忠;;“写实与表现”——现代中国写意人物“彩墨画”的主要趋向[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8期

8 江棋棋;;从阿多诺的丑学观看书法艺术[J];大众文艺;2010年24期

9 张邦卫;穿越理性的屏障 追寻感性的狂欢——从感性诗学的角度透视传媒批评的维度建构[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10 张静;;法国文学的科技化境域[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2 赵欣歌;林风眠与中国画新传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田兴国;存在之思与传奇之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璜生;语言与观念的嬗变[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5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张军;阿多诺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知;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D];暨南大学;2008年

8 陈欣;论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韩水仙;小说与启蒙—1750~1789法国小说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10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雄;关于阿多诺“文化工业”及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军学;艺术与真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袁兆文;“诗人何为?”——海德格尔诗艺刍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欣歌;从“中西调和”论到绘画的现代转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商昌宝;丑在《高老庄》中的艺术价值[D];延边大学;2003年

6 刘晓军;张竹坡叙事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侯新兵;新时期审美现代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馨;论悲剧性新闻摄影的丑[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李琦;丑·审丑·丑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蔡靖芳;张竹坡小说评点的主体间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锋;;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什么? 如何“走”?[J];民主;2011年07期

2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中小学管理;1997年04期

3 ;中国文化的特点[J];中小学管理;1997年04期

4 刘玉;;王丹:从适应“淡水”到爱上中国文化[J];留学生;2010年09期

5 李修国;;墨香飘军营[J];军营文化天地;2011年09期

6 林俊卿;;《周易》美学在中国画中的游走[J];艺术.生活;2007年03期

7 陆晓光;;照异国镜子看中国文化[J];书城;1998年11期

8 于丹;;文化是一种呈现与沟通[J];北京观察;2011年08期

9 郑李卉;;中日文化之比较——从中国文化发展而去的日本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10 子月儿;;文化交流 天涯知己——侧写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J];中外文化交流;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胡健;;理学与美学札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曹延;;漫议编排规范化与编辑审美[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5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闵南萍;;语言学、美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7 杨玉东;;精品科技期刊审美价值构成原则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王鹏周;;树、山、水:布依民族主体间性审美特质[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建珠;;论图书馆室内环境美[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能昌;;高校学报篇题的编排要讲究形式美[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雪萍;从饮食窥视中国文化[N];江淮时报;2005年

2 薛涌;中国文化的边界[N];南方周末;2005年

3 唐宋;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N];人民日报;2005年

4 唐宋;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刘丽娜;为中国文化解码[N];天津日报;2008年

6 肖春飞 孙丽萍;世界感受中国文化“软实力”[N];中国财经报;2008年

7 何轩;以爱国与民主为核心 建设中国文化名县[N];南充日报;2009年

8 朱琰;如何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竞争力[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綦晓芹;“把中国文化放在世界历史中”[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霍普金斯;一个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t;译者风格形成的立体多元辩证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姜勇;宗白华美学与现代新儒学[D];吉林大学;2008年

3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5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詹春花;黑塞与东方[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成武;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苑坤;试论神仙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怀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3 姜辉;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D];吉林大学;2006年

4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谢海长;华兹华斯美学:超越自然的人文主义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罗鸣;稼轩词审美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实;试论多媒体教学中的美学现象[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9 钱正;解读意识形态广告[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杨龙;英语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与审美[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05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05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7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