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骧教授文学理论观的历史逻辑
本文选题:文学理论 切入点:文学发展 出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02期
【摘要】:正王元骧是我国当代最活跃的文艺理论家之一。自1990年代以来,以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多了起来,重点阐述了他关于文学本质、文学观念和方法论的观点,这说明他的理论实践在现实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当我们惊呼当代文学及其理论"失语"、陷入"原创焦虑"的时候,何以王元骧的理论实践具有有效性?具有影响力?具有广泛的对话性?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言说王元骧文学思考的理论价值,但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王元骧对文艺发展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从现实中来,理论对话是与读者一起认知现实,认知文学、艺术、美
[Abstract]:Zheng Wang Yuanxiang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ists in China.Since the 1990s, more articles have been devoted to his literary and artistic aesthetics, focusing on his views on the nature, concept and methodology of literature.This shows that hi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reality of the impact can not be ignored.When we cry out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its theory "aphasia" and fall into "original anxiety", how can Wang Yuanxiang's theory and practice be effective?Influential?Extensive dialogue?This is a question worth thinking about.We can say from many aspects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Wang Yuanxiang's literary thinking, but the most noteworthy point is that Wang Yuanxiang has a strong sense of problem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art.Questions come from reality, theoretical dialogue is to understand reality, cognitive literature, art, beauty together with the reader.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分类号】:I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学文;;一个长期被误用的文学理论概念——论文学本质不应直接界定为“社会意识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3期
2 朱彦振;;伊格尔顿文学意识形态观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强;;知识的局限性——从对后现代主义的命名谈起[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4 胡友峰;;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理论知识空间的重组[J];文学评论;2010年05期
5 任仲伦;;关于文学理论体系化的方法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6 闫听;;反思文学理论:从“本质诉求”到“反本质主义”诉求[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林岩;;范式转换中的问题意识与文学发展[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吴玉英;王晓霞;;论文学本质的多元性[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06期
9 陆贵山;;文学·审美·意识形态[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6年00期
10 竞文;文学理论建构各家说[J];文艺研究;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龙;;文学理论的“问题性”:语境和方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钱中文;;我国文学理论与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发动——评梁启超的“新民”、“美术人”思想[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后记[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尚延龄;尚缨;;文学理论:在夕辉朝霞的交映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6 陈军;;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之二)——以体裁与文学作品形式构成因素关系问题为例[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龚鹏程;;文学理论跨学科[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万娜;;现代性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9 郭跃辉;;新时期外来文论教材对我国文学理论观念的影响[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陈太胜;;现代性进程里的文学理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人 崔立秋 特邀嘉宾 李茂民 魏鹏举 付国锋;文学理论学科性之反思[N];河北日报;2002年
2 张炯;学习和发扬邓小平的文学理论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刘斯奋;我们是否还需要文学理论?[N];文艺报;2004年
4 辛楠;对文论前沿问题的思考[N];文艺报;2010年
5 国理;我国学人积极参与国际文学理论对话[N];文学报;2001年
6 孙绍振 陈良运 南帆;重建文学理论学科是时候了[N];文艺报;2000年
7 何群;文化研究中的文学理论[N];学习时报;2004年
8 高建平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闵云童;探寻当代文学理论的深层内涵[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宏宇;跨文化文学理论研究的积极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强;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范式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2 田龙过;后现代文学提问方式和问题域的转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D];浙江大学;2005年
4 文治芳;论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山东大学;2009年
5 安佰鸿;理查德·罗蒂的文化观念和文学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7 徐亮;文学理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李必桂;艺术作为存在的根本发生[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雪;文学与音乐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闫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粤;回到文学本身——大文化研究批判[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琳;制度化的文学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舒坤尧;危机:文学理论的正常状态[D];郑州大学;2005年
6 葛桐;互文性与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天保;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亚丽;日常生活审美化及相关文艺学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余艳;“走向文化诗学”与“走向文本社会学”之辨[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张玲;在探索中前行[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86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8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