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类学: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叶舒宪教授访谈录
本文选题:文学人类学批评 切入点:人类学家 出处:《民族艺术》2010年04期
【摘要】:正廖明君(以下简称"廖"):舒宪兄,你好!人文学界对文学绝不陌生,而文学研究也是传统学术的重镇。文化人类学虽然属于新兴的学科,但其重要性也获得了现代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作为国内文学人类学的主要倡导
[Abstract]:Zheng Liao Mingju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Liao): brother Shu Xian, hello!Human literature is no stranger to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research is also a major traditional academic town.Although cultural anthropology is a new subject, its importance has been generally recognized by modern academic circles.As the main Advocacy of domestic Literary Anthropology
【作者单位】: 《民族艺术》杂志社;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广西壮学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
【分类号】:I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明君;叶舒宪;;文学人类学: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叶舒宪教授访谈录[J];民族艺术;2010年04期
2 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内容与前景[J];上海文学;1992年01期
3 张学海;开头几句话[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4 晏红,魏薇;“比较”的超越性与比较文学的可比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乐音;上海高校比较文学专业创设“博士沙龙”[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2期
6 岭;比较文学两大学派[J];浙江社会科学;1986年01期
7 阿不都·热苏鲁 ,春航;比较文学研究在新疆的发展概述[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8 张弘;;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十三届年会在东京举行[J];学术月刊;1991年11期
9 曾杰;试论比较文学的当代性[J];当代文坛;1992年01期
10 陈舒平;《比较文学史》读后[J];当代文坛;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星颐;;比较文学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刍议[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庄文泉;;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为平台,多样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3 修刚;;前言[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绍平;;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方法[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王玉珏;;论译者主体性在典故翻译中的体现——比较文学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吴格非;;外国文学,翻译文学,抑或中国文学?——走向一种当代解构主义和比较文学双重语境下的文学翻译观[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8 姚文放;;文化在文学领域中的表达——巴赫金的启示[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9 王应云;唐建初;;汉语格律诗英译方法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斐菲;告别“比较文学危机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浙江工业大学 刘圣鹏;比较文学:比什么?不比什么?[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谢天振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冲击与拓展: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的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小白;恢复对文学表达生命感受的信心[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郝岚;反思·辨析·前瞻[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程玉梅;比较文学的昨日与今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实习记者 青羽;从书本到田野:实现学科的视阈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钱志富;互赏机制的建立[N];文艺报;2008年
9 杨乃乔;比较文学中的文化研究[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谭佳 刘颖;站在21世纪人文精神的最前沿[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杨;中韩近代新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吕超;比较文学视域下的城市异托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4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刘岩;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D];北京大学;2008年
6 徐立钱;穆旦与英国现代主义诗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7 庞希云;“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谢志超;爱默生、梭罗对《四书》的接受[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天;中西古典文献中的战争叙事[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晶晶;克莱门茨《大学比较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任孝霞;比较文学辨“异”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杨会;中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比较文学理论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一弛;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生命意志的主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康萨依;比较文学潮流运动的历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韩冰;从文化角度比较研究艾伦·坡哥特小说与蒲松龄志怪小说[D];内蒙古大学;2007年
7 商益措;从比较文学角度试论翻译得失问题[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8 徐玲;《左传》与希罗多德《历史》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赵娟娟;翻译研究的比较文学视角[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武娟;中俄戏剧《雷雨》和《大雷雨》的主题学比较[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702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0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