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景观为何《洛丽塔》这边独好——《洛丽塔》与《上海宝贝》之叙事比较
本文选题:《洛丽塔》 + 《上海宝贝》 ; 参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摘要】:纳博科夫在小说《洛丽塔》中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实现其修辞目的,使精神病患者亨伯特犯下不可饶恕的罪恶之后反而赢得了读者的同情;中国"70后美女作家"卫慧在小说《上海宝贝》中则凭借一腔热情,叙说自身的苦闷及欲望,但并没得到读者的支持和认同。本文重在探讨同样作为欲望叙事文本,同样在出版之初遭禁,但如今前者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经典文本而后者仍未解禁的技术原因,从而考量当下中国女性文学身体叙事与经典作品的距离。
[Abstract]:Nabokov used his superb narrative techniques to achieve his rhetorical purpose in the novel Lolita, which made Humbert a psychopath who had committed an unforgivable crime and won the sympathy of the readers.In the novel Shanghai Baby, Wei Hui, a Chinese writer of beauty after 70, narrates her distress and desire with a single tone of enthusiasm, but does not get the support and approval of the reader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echnical reasons why the same narrative text of desire was also banned at the beginning of publication, but now the former has become a classic text of postmodernism and the latter has not been lifted.In order to consider the current Chinese women literature narrative and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ody.
【作者单位】: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分类号】:I106.4;I0-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谢有顺;;恢复诗歌的精神重量[J];当代文坛;2007年02期
2 蒋继华;;“媚”范畴的美学阐释[J];艺术百家;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雄;中国新时期小说情爱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郑崇选;镜中之舞[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佘艳春;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中的历史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自芬;小说身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特殊视角[D];四川大学;2005年
5 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谈凤霞;“人”与“自我”的诗性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赖翅萍;未竟的审美之旅[D];河南大学;2007年
8 任亚荣;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身体话语[D];上海大学;2007年
9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岳斌;在诗意和尘嚣间游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海霞;个人的和女性的书写——论陈染的小说创作[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艳虹;打开潘多拉之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传吉;关怀存在[D];暨南大学;2005年
4 孟慧丽;双生意象与“复制”母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荷泉;诗学乌托邦:王小波小说艺术论[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谢秀琼;历史叙事:文本意义与叙事策略的多样建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任小玲;荆棘丛中的超越[D];安徽大学;2006年
8 隋丁丁;突破·承载·迷失[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素平;在喧闹中安静地行走[D];苏州大学;2006年
10 于晓川;《西游记》中的身体呈现及其美学意义[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桂保;论《洛丽塔》情节结构中的戏仿[J];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高尚;一幢造在高处的多窗的房间——纳博科夫及其《洛丽塔》[J];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3期
3 储诚意;;论《洛丽塔》的悲剧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李媛君;;解析纳博科夫《洛丽塔》文学之美[J];殷都学刊;2008年03期
5 李媛君;;浅析纳博科夫《洛丽塔》[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罗桂保;陈美龄;;欲望的悲剧、爱情的哀伤——评纳博科夫的《洛丽塔》[J];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06期
7 张小平;;绚美却又残酷:《洛丽塔》的爱情反讽[J];名作欣赏;2010年09期
8 李玮玮;;《洛丽塔》中的戏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9 耿海英;谈《洛丽塔》叙事中的狂欢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茅丽莎;《洛丽塔》——文学史上的“潘多拉盒子”[J];船山学刊;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国栋;;《洛丽塔》的后现代道德反讽[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昌隆;在德黑兰读《洛丽塔》[N];经济观察报;2004年
2 熊哲宏;纳博科夫《洛丽塔》的“圈套”[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莫枫;德黑兰的阅读冒险[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邓金明;德黑兰的文学课[N];经济观察报;2011年
5 时蕴;电影中的青春真相[N];北京日报;2004年
6 刘欢+卢璐;怀旧与生活的两种风格[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曲春景;贴着灵魂的叙述[N];河南日报;2000年
8 黄昱宁;终究悲哀的外国语[N];东方早报;2011年
9 温亚军;读纳博科夫[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10 撰文 张sリ,
本文编号:1764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6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