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异域中国文论西化的两种途径——世界主义文论话语探究

发布时间:2018-04-18 18:02

  本文选题:异域中国文论 + 西化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摘要】:与全球化相伴而行的是极具活力的世界主义话语的发展,而文论中的世界主义话语则构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具有丰厚文艺传统的中国文论,已经介入这个历史进程中并留下了自己的辙印。百余年中西文论冲突与交汇的历史经验,可概括为"两种西方文论与两种西化"。中国文论在西方异域的西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诗人和作家自觉地接受中国独特的文艺思想,有效地运用于文艺创作并产生重要影响;二是学者和理论家们从事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并尝试采用适当的译介策略,让西方学界理解中国文论。摆脱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础的世界主义观念,吸收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国家、民族的跨文化资源,是通向世界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文论在异域的传播并富有建设性地融入西方文论体系,在世界主义文论话语的建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Abstract]:Globalization is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cosmopolitan discourse, which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literary theory.The rich literary tradi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has been involved in this historical process and left its own rut.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conflict and interse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can be summarized as "two kinds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and two westernization".The westerniz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 the West is mainly through two ways: first, poets and writers consciously accept China's unique literary and artistic ideas, effectively applied to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Second, scholars and theorists are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try to use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make Western scholars understand Chinese literary theory.The only way to cosmopolitanism is to get rid of the idea of cosmopolitanism based on western centralism and to absorb the cross-cultural resourc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nations including China.The spread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 foreign lands and its constructive integration into the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system play an irreplaceable special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smopolitan literary discourse.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美学西化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9BZW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展;也谈布莱希特与梅兰芳[J];读书;1998年09期

2 李永毅;;西方世界主义思想的复兴[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12期

3 蒋童;钟厚涛;;话语抵抗与理论构建——刘若愚中国古代文论的英语翻译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光;;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浅析陌生化手段在“聊斋形象”创作中的运用[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张智义;关于华兹华斯诗学遗产价值的再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胡俐;黄春华;;浅析《印度之行》中的后殖民意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4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饶晓红;;昆丁:麦克白人生箴言的全面演绎——《喧哗与骚动》的互文性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饶晓红;;“声音”与“愤怒”——班吉的后结构主义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张静静;;人类苦难与艺术困境——论阿多诺的“奥斯威辛”命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何春耕;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情感化审美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梁文春;;从空间视域的角度解读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学勇;;叙事学视阈中的鲁迅阐释[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崔长青;;翻译教材的描写性探因[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亚丽;;翻译与文化的融合[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4 邓程;;论名词句[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戴冠青;;朱熹的民间想象与闽南民众的崇儒精神[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戴冠青;;用审美心胸打造诗意人生——论《陈明玉吟稿》的美学价值[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7 米琳;;《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性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荣兰;;从无声到有声——论《喜福会》中华裔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戴方方;;《最蓝的眼睛》的多文本叙事结构和多元叙述视角[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烨;;用精神分析批评解读《小镇畸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晶晶;克莱门茨《大学比较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高皓s,

本文编号:1769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69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0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