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

发布时间:2018-04-18 21:36

  本文选题:主体 + 个性化 ; 参考:《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摘要】: 在经历了后现代的文化洗礼之后,关于主体、个性的观念已迥然不同于以往。后现代取消了人的主体地位,抛弃了作者,转换了文本,重置了读者,为“非个性化”在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方面提供了论证,并使之成为不言自明的常识。在取消“自我”、“个性”的文学情境中,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究“个性化”、“非个性化”等理论问题。本文拟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非个性化”理论进行系统的解析,进而重新审视“非个性化”理论的功过是非。 一、“非个性化”与“个性化” (一)主体神话的建构与个性化理论之形成 为了更好地理解“非个性化”的内涵及其来龙去脉,有必要搞清“个性化”的内涵及形成过程,将“个性化”和“非个性化”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理解和把握。“个性化”的前提是承认人的个性和主体性,而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构成了西方整个现代化进程的思想源泉。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所谓稳定的个性,是一个随着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兴起而产生的一个“神话”或“元叙述”(meta-narrative)。这表现在有关作者的理念之中——作者是自己思想、感情的惟一拥有者,文学作品中总是渗透着作者的个性因素。“个性化”理论因而得以确立。 (二)“非个性化”理论的提出 “非个性化”理论是伴随着现代哲学对主体性的批判而提出来的。在20世纪,现代哲人们开始怀疑、反思主体的片面性。在文学领域,艾略特则提出“非个性化”理论,以反拨浪漫主义过分崇尚“个性”、“自我”的思想倾向。“非个性化”理论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传统与个人”、“逃避个人情感”、“客观对应物”。这三个方面是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反对个性入诗;感受经验的个人要与创作的头脑分开;经验需通过“客观对应物”而不能直接转化——这是“非个性化”的主要内容。 二“非个性化”的理论渊源 (一)“非个性化”的理论渊源 在西方近代文论中,“非个性化”理论的发展构成了一条时隐时显的波浪线。济慈的“消极能力”,包括唯美主义和自然主义在内的客观性美学,象征主 义和意象派,白壁德对浪漫主义的批评,这些都对“非个性化”理论的形成产 生了显著的影响。正如艾略特所言,它们联合起来也会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非个性化”后的文学批评景观 艾略特的先锋作用就在于,他把文学批评指向了文学自身。在“非个性化” 之后,对“自我”、“个性”一往情深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大多销声匿迹了。 从此,文学理论开始着力探索作品自身的形式特点和话语结构特征。传统文论 对形式的重视是和对作者、客观世界的重视是联系在一起的,而“非个性化” 以降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文论却把对形式的关注推向了极 端。 三、后现代视野中的“非个性化”理论 后现代主义瓦解了主体,摧毁了自我的神话,颠覆了个性。在他们心目中, 虚幻的人终结了,于是文学中的“个性化”理论、“非个性化”理论都成了明日 黄花。在后现代的文学世界里,没有作者的个性渗透,有的只是纷飞的文本、 狂欢的语言和随心所欲的读者。所以后现代主义对“非个性化”理论是爱恨交 加的。“非个性化”理论蕴含了诗一旦写成就不为作者所有的观念,但作者、个 性虽受到怀疑却依然存在,只不过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创作过程或创作技巧而己。 “非个性化”作为一种创作原则虽己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的真实和个人情感表现, 但仍志在表现意识以下的深层情感,或力图在文学中表现一种“绝对精神”。“非 个性化”抬高了读者的地位,但读者却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文本/叫个性化” 重视语言的作用,但仍然强调语言的工具性。“非个性化”促进了文学本体意识 的觉醒,但到了后现代主义那里,“文本之外别无他物”。总之,后现代主义走 向了名副其实的“非个性化”。 四、后现代批判的是非功过 后现代对主体的批判击中了传统主体观的要害,对克服近现代哲学的形而 上学思维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后现代对现代性的全盘否定是不切实际的。 人的主体性、个人主义、浪漫主义在历史上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后现代对“非 个性化”是不满的,但实际上二者有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在某 种程度上强化了正统的社会科学观念:人是被构成的。抽象地强调个人和单纯 地取消个人都是不正确的,任何作品都不得不带有创作者的个性色彩。后现代 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无权把主体看得高于一切,不能把作者看作是作品的惟 一来源,作家的个性是被构成的而不是自我生成的;语言是我们的工具,但也 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我们一旦进入这个系统就会不知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I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冯文坤;;试论约翰·济慈的“消极感受力”[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张剑;艾略特与他的创作[J];外国文学;1995年03期



本文编号:1770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70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a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