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兴与忠恕
本文选题:比兴 + 忠恕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2期
【摘要】:从儒学文化—意义体系的整体视野出发,文学领域的范畴"比兴"与伦理及文化实践领域的范畴"忠恕"之间,或许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比"和"忠"代表一种强调强制的内在同一性的意义机制,而"兴"和"恕"则代表一种对于差异性的尊重和综合的意义机制。由于"比"和"兴"属于诗学与文学范畴,它们没有实践性的经验指涉与连接,因此是一种"空"的意义机制,但正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元"意义机制;而"忠"与"恕",则是伦理与文化实践领域的意义机制,它们起着对于实践图式与实践关系的规定作用。同时,在对于比、兴、忠、恕进行的交叉释义和两相比照当中,涉及这些范畴的一些疑难和有关儒学文化整体上的一些问题,也有可能变得明晰起来。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 culture-meaning system,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Bixing"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in the field of ethics and cultural practice. There may be an inherent consistency: "Bei" and "loyalty" represent a mechanism of meaning that emphasizes mandatory internal identity, while "Xing" and "forgiveness" represent a mechanism of meaning that respects and synthesizes differences. Because "Bi" and "Xing"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poetics and literature, they have no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refer to and connect, so they are a kind of "empty" meaning mechanism, but they can also be seen as a "meta-meaning" mechanism.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are the meaning mechanisms in the field of ethics and cultural practice, which play a role in pr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ctice schema and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ross-interpretation and comparison of comparison, Xing, loyalty and tolerance, som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se categories and some problems related to Confucian culture as a whole may become clear.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学;;毛纶批评《琵琶记》的文学思想[J];四川戏剧;2007年02期
2 李健;比兴思维与意境的创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段宗社;诗性体悟与诗性言说——试论“妙悟”的创作论特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史玉峤;公文语体特征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3年02期
5 张恩普;《文赋》文学创作心理学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张云鹏;意象、空间、氛围——意境构成之尝试性阐释[J];东方论坛;2004年01期
7 查明昊;翻著袜法与寒山体[J];敦煌研究;2003年03期
8 李桂奎;论中国古代两大语体短篇小说叙事模式的差异及其成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朱丕智;中国古典文论的终结和现代文论的兴起[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李锦旺;汉魏六朝乐府的分期与阶段特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2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3 肖剑南;东有启明 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许平;品境——细读《神州集》[D];复旦大学;2006年
8 吴冠文;谢灵运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齐磊;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D];山东大学;2007年
10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生辉;论儒家文化对汉赋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炜;刘勰文学创新思想新探[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3 尤强;文学艺术中的非理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孔祥丽;《文心雕龙札记》中的“为文之术”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袁玉敏;以“反观”达致“融合”[D];暨南大学;2004年
6 孙士聪 ;《艺概》文体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赵阳;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古尊师;钱谦益诗歌三变[D];北京大学;2005年
9 李瑞春;杜夫海纳:表演是艺术作品成为审美对象的必经之途[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薛月兵;“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文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球;论吴梅村叙事诗的艺术成就[J];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01期
2 张大为;;论比兴与忠恕[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2期
3 陈登;试论比兴与metaphor在中西诗学意义上的差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4 张晓舸;;诗路花语:李清照与狄金森咏花诗之比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胡元坎;老调新谈:意境是什么[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6 陈绪毅,吴盛卿!土木建筑工程系;论意境[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7 杨胜宽;用典:文学创作的一场革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8 殷国明;中国文学与象征主义[J];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9 刘彦武;我写二愣妈[J];中国电视;1997年12期
10 刘双贵,刘绍武;生命意志与“言志”、“缘情”:文学的创作动机浅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朱砂;杂文的由头[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程贞玫;“比兴”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振江;释“隐”[D];吉林大学;2006年
3 高皓s,
本文编号:1777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7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