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现代性的冲动与反思
本文选题:文学性 + 现代性 ; 参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摘要】:文学性是令人关注的问题又是充满困惑的问题。从现代性入手才能理清文学性的逻辑脉络,才能揭示其历史建构中的价值诉求。关于文学性的普遍主义和历史主义之争,并非对文学性的肯定与否定之争,其间所强调的是文学性的存在形态,即文学性与现代化历史的联系,并进而探讨文学现代性理论建构。如果说西方文学理论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理性反思形态的话,那么,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变化则是呈现为现代性的冲动,这种冲动因理论准备不足和理性底气不足而留下遗憾。重新审视"向内转"和"纯文学"的讨论,为文学现代性反思选择了有价值的对象,也提供了理论建构的空间。对文学现代性冲动进行反思,需要现代性理念的导引,同时倚重诗意维度,展开以文学阅读为始的科学严谨的研究和理论的探索。
[Abstract]:Literariness is a matter of concern and confusion. It is only from modernity that we can clear up the logical thread of literariness and reveal the value demand in its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universalism and historicism of literariness is not a dispute between affirmation and negation of literariness. What is emphasized is the existential form of literariness, tha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iterariness and modern histor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modernity theory. If the change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rational reflection, then the change of literary theory in the new period is the impulse of modernity, which is regretted by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and rational foundation. To re-examine the discussion of "turning inward" and "pure literature" not only selects valuable objects for literary modernity reflection, but also provides space for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To reflect on the impulse of literary modernity, we need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modern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rely on the poetic dimension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and rigorous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beginning with literary reading.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蔡翔;何谓文学本身[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6期
2 李陀;李静;;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J];上海文学;2001年03期
3 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文学评论;2002年06期
4 姚文放;;“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5 刘发开;;文学性的历史建构与当代意义[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鲁枢元;文学的内向性——我对“新时期文学‘向内转’讨论”的反省[J];中州学刊;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华兵;;20世纪90年代乡村题材小说创作困境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王蕊;;当代先锋小说的叙事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3 陈斯金;;让文学性由灵石变为血肉之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4 辜陈君;;在放逐中重构精神家园——试论新都市文学的价值取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尹莉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伊格尔顿政治批评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6 莫蕾;;是离弃还是纠缠?——试析80年代到90年代的文学创作、批评的大致走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7 郑静;;战争中的痛苦与救赎——以沈从文、冯至、王力四十年代昆明时期散文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8 肖瑶;;神性 诗意的终点——论第三极神性诗写的诗歌主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9 晏丽;;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魅力——以卡尔维诺的作品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贺明华;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的现代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亮;;“向内转”与八十年代文学的知识谱系——对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再认识[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唐小林;;历史·记忆·经典化写作——何大草小说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李云;;历史记忆的文学阐释——围绕《棋王》的前前后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何浩;;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邓菲;胡兴昌;;科学教育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谭好哲;;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张冠华;;危机:文艺理论的正常状态——“危机”话题讨论之后的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8 傅星寰;;政治中人的“异化”——珂塞沃伊形象解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进;;活态文化及其对文艺学的挑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10 张冠华;;新时期文艺理论界四“癖”之反思[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瑜;论范小青小说创作的流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5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世锋;茅盾文学奖“主旋律”意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周佳;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论的嬗变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贾学艳;对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过度阐释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岳川;后现代“文学性”消解的当代症候[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85年05期
3 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J];文学评论;1999年02期
4 李杨;当代文学史写作:原则、方法与可能性──从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谈起[J];文学评论;2000年03期
5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年06期
6 吴子林;对于“文学性扩张”的质疑[J];文艺争鸣;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拥华;;理论如何反思?——由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引出的思考[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6期
2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宁宗一;;《金瓶梅》研究方法论之反思[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徐兆武;;让文学教育回到文学本身——基于功利主义教育背景下文学教育的反思[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2期
5 王晓宇;;对中国科幻小说中科技伦理的反思[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刘姿均;;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三大特征探析[J];黑龙江史志;2009年22期
7 魏天无;魏天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化历程及其问题[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8 杨向荣;;俄国形式主义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与批判[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9 孙桂芝;;必须突破的困境——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当下状态[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张震;;“文学性”反思与作为“不同的世界”的文学[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波;;媒体时代的文学现状——近期文学热点话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2 罗岗;;现代“文学”在中国的确立——以文学教育为线索的考察[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白烨;;“80后”的现状与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3)[C];2005年
4 霍俊明;;“大河”文学“重读”的空间与可能[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5 姜媛;;电视节目叙事的文学性植入与文学精神的消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梁大明;;关于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反思[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回盛生物”杯全国养猪技术论文大赛论文集[C];2009年
7 陈海昌;;注重解题后反思,提高思维品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杨义;;学科的尴尬与学者的自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9 王恩界;;实践社会心理学的内涵与建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琛;;论中国旅游容量研究的误区[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林初;文学性与商业性并举[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学排行榜还有多少参考价值?[N];深圳特区报;2011年
3 朱辉军;就是音乐剧,也要注重文学性[N];文艺报;2010年
4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晓明;虚构是文学的生命所在[N];人民日报;2011年
5 赵强;突出童书文学性是出版人责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蕾;热闹背后看“门道”[N];光明日报;2010年
7 胡平;文学与影视关系如何重构[N];人民日报;2011年
8 记者 刘慧;打捞浙江文学记忆[N];浙江日报;2011年
9 韩小蕙;在文学的门里和门外[N];文艺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喻乐;只见富豪,,不见文学?[N];湘潭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耀红;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冯国栋;《景德传灯录》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贾海丽;经济利益多元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吴塔娜;《青史演义》文献史科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吕颖;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秦春;中国文学教育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夏萍;罗伯特·瓦尔泽散文《致火炉》的阐释[D];浙江大学;2007年
2 朱春燕;文学性与话语偏离[D];浙江大学;2006年
3 廖丽蕾;虚构与真实的文学法律学维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孟祥春;当代语境下大众文学的书写与消费[D];西北大学;2010年
5 霍胜侠;20世纪西方含混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蔡欣;行动研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俊芹;劳动教养制度的反思与出路[D];山东大学;2007年
8 郝珊珊;大陆网络文学的十年发展和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薛向娟;《墨子》文学性探微[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志峰;[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89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89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