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叔本华悲剧理论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18-05-05 17:02

  本文选题:叔本华 + 悲剧 ; 参考:《中南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选取前人涉足较少的叔本华悲剧理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悲剧本体论、悲剧价值观和悲剧的审美自由这几个方面探讨叔本华悲剧理论的现代性。叔本华把非理性的意志确立为悲剧本体,他的悲剧理论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关注人生,重视审美自由,凸显了现代性特征。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悲剧本体论 叔本华认为世界一面是我的表象,另一面是我的意志,整个世界都是意志的客体化。意志通过理念作为中介进入现象世界,艺术复制的是意志恰如其分客体化的理念,悲剧在艺术中位于最高峰,悲剧是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级别。悲剧的深层根源就是意志,意志是悲剧的本体。悲剧本体的确立从三个转向上体现了现代特色:客观本体转向主观本体;上帝世界转向人生世界;理性至上转向审美至上。 第二部分:悲剧价值观 意志是非理性的,盲目的冲动,意志本体导致了人生必然的痛苦。把人类从苦海中拯救出来,叔本华指明了两条拯救途径。一条是艺术拯救途径,另一条是伦理拯救途径。艺术拯救只有暂时功能,伦理拯救才具有永久功效。悲剧兼具了这两种拯救功效。叔本华指出了悲剧拯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他的意志本体论导出了他的悲剧因果悖论,同时悲剧关注的是人生的痛苦,艺术拯救萌芽出了现代审美本体观,以上这些使得叔本华的悲剧拯救具有了现代意味。 第三部分:悲剧的审美自由 审美自由必须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不可分割的条件,主观方面就是主体必须摆脱意志的束缚,成为纯粹认识的主体,客观方面就是观照的是意志恰如其分客体化的理念。审美自由产生的效果就是达到“无”的非理性自由境界。审美自由在主观方面的要求即主体自由升华为纯粹认识主体是悲剧发挥功效的必由之路;在客观方面的要求即理念的自由观照是悲剧鉴赏的唯一途径;审美自由产生的效果即非理性的自由生存境界也正是悲剧追求的最终目的。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Schopenhauer's tragedy theory, which has been involved in les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modernity of Schopenhauer's tragedy theory from the aspects of tragedy ontology, tragic values and aesthetic freedom of tragedy. Schopenhauer established the irrational will as the tragic Noumenon. His tragedy theory raised the human subjectivity, paid attention to lif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aesthetic freedom, and highligh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ity.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art one: tragic Ontology Schopenhauer thinks that the world is my representation and my will on the other, and the whole world is the objectification of will. The will enters the phenomenal world through the idea as the intermediary, the art replicates the idea that the will is appropriately objectified, the tragedy lies in the highest peak in the art, the tragedy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objectification of the will. The deep root of tragedy is will, which is the essence of tragedy.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gedy Noumenon embodies modern characteristics from three turns: objective Noumenon to subjective Noumenon, God World to Life World, rational supremacy to Aesthetic supremacy. Part two: tragic values Will is irrational, blind impulse, will the Noumenon led to the inevitable pain of life. Schopenhauer pointed out two ways to save mankind from the sea of misery. One is art salvation, the other is ethical salvation. Only the temporary function of art salvation can ethical salvation have permanent effect. Tragedy has both of these rescue effects. Schopenhauer points out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ragedy to save life, but his ontology of will leads to his tragic causal paradox. Meanwhile, tragedy focuses on the suffering of life, and art salvation sprouts out the modern aesthetic ontology. All this makes Schopenhauer's tragic salvation modern. Part three: aesthetic Freedom of tragedy Aesthetic freedom must have two inseparable condition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The subjective aspect is that the subject must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will and become the subject of pure cognition. The objective aspect is to observe the idea that will is properly objectified. The effect of aesthetic freedom is to reach the state of irrational freedom. The subjective requirement of aesthetic freedom, that is, the sublimation of subjective freedom to pure cognitive subject is the only way to exert the effect of tragedy, and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that is, the free reflection of idea is the only way to appreciate tragedy. The effect of aesthetic freedom, that is, the irrational state of free existence,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tragedy.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习文;;叔本华虚无主义解读——取消其哲学的悲观主义意味[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2 李丽锋;;走在人生路上——解读《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生悲剧[J];职业技术;2011年06期

3 宋执翔;;试论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背后的达观主义立场[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4 赵淑元;;解读麦克白的悲剧命运[J];作家;2011年16期

5 张会利;;浅析叔本华痛苦与超脱的伦理观[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6 谷亮;;电影《魂断蓝桥》爱情悲剧的营造艺术[J];文学教育(上);2011年07期

7 冯志英;;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安娜·卡列尼娜[J];文学教育(中);2011年07期

8 杨亮;;盲目的追随者——浅析李逵的悲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6期

9 余小艳;;浅析苔丝悲剧的原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10 王娟;;试从伦理学角度分析《欲望号街车》的深刻主题[J];海外英语;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前程;;宋江——古代知识分子的悲剧[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杜志卿;;解读维奥莉特的悲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文虎;;谈谈“大舜”轮悲剧给船长的启示[A];2003海上航行安全论文集[C];2003年

4 徐东娟;;真正的主角——浅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叙述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庆麟;;王国维悲剧性格的文化渊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6 杨志文;谢作诗;;无悲剧的公地制度——对哈丁模型的扩展及其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7 吴高仪;;从“大团圆”到“大悲剧”——谈傣剧《南西娜》的结尾[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8 陈宁宁;;尼采对王国维与陈铨的影响[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9 徐敏;;《人间词话》研究二题[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郑静;;《哈姆雷特》悲剧冲突散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靳松;不要让“邯郸学步”的悲剧重演[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本报驻波兰记者 金钊;“让悲剧不再重演”[N];人民日报;2005年

3 通讯员 区鸿雁 何廷玉;有理不依法的悲剧[N];云南日报;2005年

4 叶平凡;婚礼后的黑色悲剧[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汪涛;下河游泳频发溺水悲剧[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6 演讲人 刘东;悲剧的文化根源[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赌博式教育”的悲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8 胡平;书写严肃的悲剧[N];文艺报;2011年

9 许渌洋;舞台悲剧之后的现实喜悦[N];音乐周报;2011年

10 周稀银;扔石取乐的悲剧何以频现?[N];中国社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霓;观念与悲剧[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谢劲秋;流变中永恒的风景[D];河南大学;2003年

3 迟晓虹;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想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张春丽;元杂剧“悲剧说”辨析[D];苏州大学;2003年

5 苏琼;“她人”场景:现代女性戏剧论[D];南京大学;2001年

6 宋芳;小说《秘史》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杨挺;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刘艳萍;姜敬爱与萧红小说创作之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9 李平;神yG时代的诗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科科;叔本华悲剧理论的现代性[D];中南大学;2004年

2 王维民;悲剧的人性史诗:善与美的困惑[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申扶民;美学范畴与神话[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汪嵘;自然之悲剧——论《还乡》中的自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琼;知识作为健康身体的隐喻[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果;论五四乡土小说中的死亡意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夏君;明清传奇历史剧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朱万红;论王琦瑶的悲剧[D];苏州大学;2001年

9 崔彩红;万艳同悲的血泪抗争[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马广利;新历史主义观照下的《李尔王》[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48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48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3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