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媒介转向

发布时间:2018-05-09 12:54

  本文选题:文艺理论 + 媒介 ; 参考:《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摘要】: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在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三个层面上面临着媒介转向,文艺理论研究与媒介研究存在可通约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在媒介化转向后的文艺理论重点研究范畴应关注主体及媒介渠道和内容的研究。
[Abstract]: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is facing the media turning on three levels: epistemology, ontology and methodology. After the media turn to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 the media channel and the content.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旭平;建构与解构:主体在现代、后现代哲学中的命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潘沁;科技批判思潮的实质及其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田皓;当代文学媒体化生存论略[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4 楼园,韩福荣;从自组织方法论角度看企业仿生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6 王洪才;论高教研究的四种范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陈雪虎;走向媒介文化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田新华,唐魁玉;创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秦小丽;;后现代性的有机主义与图书馆服务理念[J];图书与情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韦路;严燕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再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殷晓蓉;;“媒介帝国主义”和“数字鸿沟”——概念内涵及其时代意义的分析比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陈佳;;从Google看网络全球化传播的实质[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殷晓蓉;;传播学思想的“激情”演进——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郝凤霞;技术的社会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景强;网络媒体的审美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孙万菊;从建构后现代精神到建构后现代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徐仕敏;社会信息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季岸先;沃尔什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军;网络新闻编辑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8 仝冠军;中国古代编辑生存状况研究及其理论分析[D];河南大学;2002年

9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魏燕;于无意义中建构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学文;;文艺理论研究的动力和灵魂[J];艺术评论;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金华;文艺理论研究的新突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马驰;对30年来文艺理论研究现状的一些思考[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丁国旗;2009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状况[N];文艺报;2010年

4 王元骧 赵建逊;理论偏见是怎样形成的[N];文艺报;2003年

5 吉首大学中文系 刘晗;为中国文艺理论的学术创新号脉[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陈瑞林;文艺理论的同位横移[N];文艺报;2000年

7 河南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韩宇宏;新理论建构之前[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于伟;大众媒体与文艺娱乐化倾向[D];山东大学;2007年

2 江姗;蔡仪文艺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李耀辉;罗兰·巴特后结构文本理论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汪沛;王国维“无我之境”说与艾略特“非个人化”论之比较[D];西北大学;2003年

5 赵文华;罗兰·巴特文本主义理论及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李春梅;费斯克“生产者式”文本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6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66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2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