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列斐伏尔:文学与现代性视域中的日常生活批判

发布时间:2018-05-25 17:52

  本文选题:列斐伏尔 + 日常生活 ; 参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摘要】: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可视为20世纪后半叶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就文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而言,列斐伏尔在归纳出19世纪以降的失败和挫折、二元对立、奇迹这三大文学主题后,推崇波德莱尔把目光转向当代日常生活,使奇迹题材见出了勃勃生机和原创精神。超现实主义也讲究奇迹,但它一方面终结了传统艺术对日常生活不屑一顾的傲慢,一方面也继承了19世纪文学对日常生活的攻击。奇迹的要害在于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事件陌生化,从而通过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酝酿日常生活的革命。就此而言,人必须首先变成"日常的人",然后才能变成"完全的人"。要之,后现代时间转换空间的特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点,以及文学愈益被边缘化的特点,都可望在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中追根溯源。
[Abstract]:Lefevere's critical theory of daily life can be regarded as a milesto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s thought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s far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daily life is concerned, after summarizing the three literary themes of failure and frustra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duality, and miracle, Lefefort respected Baudelaire and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contemporary daily life. So that the theme of miracles to see the vitality and original spirit. Surrealism also stresses miracles, but it not only ends the arrogance of traditional art in disdain of daily life, but also inherits the attack of 19th century literature on daily life. The key of miracle is to defamiliarize the things and events in daily life, so that the revolution of daily life is brewed by criticizing the modernity of capitalism. In this sense, one must first become a daily person, and then one must become a perfect person. To sum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 time conversion space,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life and the increasing marginalization of literatur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source of Lefefort's criticism of daily lif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扬;;何以批判日常生活[J];学术月刊;2008年09期

2 ;《粤海风》2005年总目录[J];粤海风;2005年06期

3 安佰鸿;李学萍;;浅议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渡性质[J];民族论坛;2010年12期

4 苏茜;;日常生活审美化背后的审美心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刘桃良;;“日常生活审美化”主要观点的阐释与辨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刘桃良;;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溯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8 张筱园;;《闲情偶寄》与日常生活审美化[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9 萧坊;超级女生解读[J];新西部;2005年09期

10 范会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文艺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J];美与时代;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裳裳;;论文学的日常性品格[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唐建清;;冷战后时期的文学与“文明的冲突”[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3 向成国;;文学的当下困境[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晓风;;新时期文学的未完成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明堂;;瞿秋白的文学视角与文艺观[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6 吕力平;;文学与美术创作思维共同性的探讨——关于文学是想像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的辨析[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王铁仙;;在政治与文学之间——左联时期的瞿秋白[A];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吕斌;;“大眼”苍蝇所看到的——试析新感觉派文学的奠基之作《苍蝇》[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9 陈锡良;;徐霞客岂容诽谤——评狭邪诲淫的伪文学《口干舌燥》[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陆扬;;费瑟斯通论日常生活审美化[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李建伟;奇迹是怎样创造的[N];中国石油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唐荣尧;山东人创造的“三角奇迹”[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3 曲士博;化妆品期待品牌奇迹[N];经理日报;2002年

4 刘拥军/文;一位九旬老人创造的奇迹[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燕石三;韩国为何能创造出如此奇迹[N];中国商报;2002年

6 尚方;晋通:阐释成长奇迹[N];中国经营报;2000年

7 记者 侯鹤祥;中国二十年变化堪称奇迹[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曲燕;奇迹背后的秘密[N];中国化工报;2000年

9 本报通讯员 高莉敏;奇迹是怎样出现的[N];中国石油报;2000年

10 郎楷淳;韩国再创奇迹[N];中国经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大伟;“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复旦大学;2005年

2 潘殊闲;叶梦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裴登峰;战国七十年文学编年[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4 周春玲;九十年代文学与当代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强;庆历士风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袁盛勇;宿命的召唤[D];复旦大学;2004年

7 马汉钦;中国形神理论发展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坤;文学中的“疯狂”女性: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演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田耕宇;元和到元(礻右)文学的创新与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解文超;先秦兵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娟;“日常生活审美化”再审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金山;萨特的“文学介入说”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t,

本文编号:1934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34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e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