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艺术的心道

发布时间:2018-05-28 09:04

  本文选题:艺术 + “心道”论说 ; 参考:《求索》2009年04期


【摘要】:中国哲学强调生命为宇宙万物之本体,世界变化之根源,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在察赋自然生命之后,能将人类的生命精神,道德理想,艺术价值扩展到宇宙,使整个宇宙成为备有美、善的价值世界。生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艺术的观照,艺术是人的心灵表现,这种表现不是凭空而起,而是受外界刺激的结果。所以,从本质上说,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对自然状态的"心"的体悟。另一方面,表达形式也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当然,艺术的本质是成于"心"、源于"道",研究艺术的表现形式,首先应该立论于艺术的本质内核,这才是现代艺术研究的逻辑起点。
[Abstract]:Chinese philosophy emphasizes that life is the Noumenon of all things in the universe, the root of world change, and the human life as the spirit of all things. After observing the natural life, the life spirit, moral ideal and artistic value of mankind can be extended to the universe. Make the whole universe a world of beauty and goodness. The highest realm of philosophy of life is the reflection of art, art is the expression of man's soul, this kind of expression does not arise out of thin air, but is the result of external stimulation. Therefore, in essence, artistic creation is an artist'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state of mi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rm of expression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of artistic creation. Of course, the essence of art is "heart" and originates from "Tao". To study the form of expression of art, we should first discuss the essence of art, which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modern art research.
【作者单位】: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生导师 湖南 长沙 410205;
【分类号】:J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德勇;论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沈跃春;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郭淑新;神秘主义:一种哲学的“境界”和“方法”——论冯友兰对神秘主义的诠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胡军;知识论与哲学——评熊十力对西方哲学中知识论的误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李继兴;关于应用哲学平衡论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赵敦华;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徐通锵;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杜闻;论西方古代民事诉讼证明标准[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苗天德;;王徵(1571—1644)——机械发明家,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历史上著书介绍西方力学的第一人[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晓平;;冯友兰境界说的方法论评析[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逻辑——从冯友兰中西逻辑观看逻辑学的发展方向[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敦华;;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之内外[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三)[C];2004年

6 郭齐家;储朝晖;;儒学与中国大学精神[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三)[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3 王荣国;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钟永平;华人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文化基础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军;试论韩非的帝王之术——韩非管理心理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东;《孟子字义疏证》发微[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蒋斌;《论语》与《道德经》的美学精神之比较[D];扬州大学;2001年

4 李近远;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过程的历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敏;语言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雁飞;“大地的哲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白玲玲;清末民初上海市民的社会生活及社会观念变迁——兼谈大众文化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8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9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黄珊;回归自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婷;;论丹纳《艺术哲学》的“三要素”[J];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

2 郭勇健;;艺术与真理——王德峰艺术哲学述评[J];艺苑;2011年03期

3 赵毅衡;;都是“审美”惹的祸:说“泛艺术化”[J];文艺争鸣;2011年13期

4 成乔明;;美学与艺术学的分与合——兼论二者关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芦娟;;美学与艺术教育[J];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谢地坤;;新艺术的希望之光或假象——简论阿多诺的艺术哲学[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敦勇;;说流派[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刘兆吉;;创建三足鼎立的文艺心理学刍议[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刘强;;由二人转的变形谈民间文艺产业的与时俱进[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姚文放;;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6 王巧贞;;以经验概念为基础的杜威艺术哲学[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8 王瑞芸;;西方艺术史论的基本形势及我们的思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光;《艺术哲学读本》:要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待艺术[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华光;艺术哲学的新探索[N];人民日报;2008年

3 杜书瀛;关于艺术哲学问题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4 新华社记者 秦杰 王黎;延安窑洞里的艺术哲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Julia Wang;哪些国家适合推广当代艺术[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傅其林;不为人知的杰作[N];文艺报;2009年

7 洪治纲;文学果真多元化了吗[N];文汇报;2003年

8 张辉;崇高的两副面孔[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9 王春辰;艺术终结的全球与中国视野[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曾镇南;文艺批评工作者能力的构成问题[N];文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贾媛媛;艺术与经验[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王战;西方造型艺术高峰的哲学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6 张丽芬;艺术生成于存在[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丹;西方艺术哲学的发展及其前景展望[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孟晶;谢林前期艺术哲学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马明杰;布洛克艺术哲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史文菲;生活经验在艺术中的体现[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5 夏开丰;当代英美艺术哲学关于艺术定义问题的逻辑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钟春林;艺术契约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玉芬;莫里斯·魏兹“反本质主义艺术观”批判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罗常军;直觉、表现与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佟成坤;艺术的终结与后历史时期的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岩海;简论艺术创作语境中的情感审美判断力[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46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46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a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