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艺术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1 17:07

  本文选题:艺术人类学 + 民族志 ; 参考:《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3期


【摘要】:民族志研究是目前艺术人类学所采用的核心方法,也是该学科的基石。它对延续西方传统艺术理论的中国艺术研究提出了有力挑战,为艺术研究的转型提供了思路。但在本土化选择、方法创新,以及与传统理论话语的对话等层面也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Abstract]:Ethnography is the core method of art anthropology and the cornerstone of the subject. It challenges the study of Chinese art, which continues the western traditional art theory, and provides a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art research.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aspects of localization choice, method innovation and dialogue with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discours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J1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建民;田野工作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黄泽;;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历程与特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洪颖;;19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外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评[J];思想战线;2006年06期

4 方李莉;;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视角[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5期

5 何明,吴晓;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基础及其特质[J];学术探索;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远行;传统复兴?现代化?──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主体视角与功能主义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李远行;大共同体本位?小共同体本位?——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张莹;万岩;;影响消费者使用手机电视的因素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4 马丹丹;;匪患冲击下的民间宗教重建——十一联保的启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李明明;;摹仿说的嬗变略谈[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吴先浪;国际化城市建设与青少年素质现代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王岁孝;中国婚姻史上的杂婚和血婚问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徐仕敏;从文献生产看文化现代化[J];图书与情报;2003年02期

9 高俊宽;;国内网络中文读书频道解析[J];图书与情报;2009年02期

10 赵昶;;产业销售起飞研究——以绿色农业产业为例[J];商业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朱丽献;李兆友;;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基本内涵及行为表现[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王虎;;标准、赛事、整合——2006中国手机电视发展关键词解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彭红艳;刘伦文;;国家与乡村关系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王健;;正统的消解:明清江南周孝子信仰初考——以常熟为中心[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姜国辉;李耿贤;王宛如;;由知识管理概念推动产业创新与示范性——以台湾为例[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中复;;都市回族问题研究定位的再思考——从“社区”与“现代化”的互动观点谈起[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杨文炯;;大分散中族群认同的建构与社会整合——跨城乡区域的回族社区之间的社会互动结构的人类学分析[A];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罗良功;;论兰斯顿·休斯诗歌的伦理道德之维[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向春;;“闽越”概念与福建地域文化研究[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琼;型塑与变革: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的妇联组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婷婷;创新扩散的要素与农民个体态度改变[D];复旦大学;2009年

3 朱方长;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制度设计[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国芳;社会资本视野中的村庄治理[D];浙江大学;2009年

5 郑东军;中原文化与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李慧青;现实中的超越—论崇高[D];吉林大学;2009年

7 苏畅;俄苏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9年

8 康海玲;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海路;孤岛上的清真寺[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孙启贵;技术与社会的创新及其协同演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丽;辽代燕云地区民间邑社组织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简贵灯;论“献祭”与古希腊悲剧张力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蓉;“人肉搜索”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欧晓军;市场经济视野下中国媒介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分析[D];湘潭大学;2009年

5 郭阿娥;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D];华侨大学;2009年

6 张彦;土家族药用植物民间利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7 段炼;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8 刘明举;坡脚墟场交换行为的理性[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9 赵洪艳;东北农村社区家族文化的传承[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肖瑛;博客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冯宪光,傅其林;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J];开放时代;2005年05期

3 黄泽,光映炯;关于台湾原住民传统工艺研究的对话[J];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01期

4 王建民,梅雪;《大河之舞》的文化阐释[J];民族艺术;2004年01期

5 朱立元;;评黑格尔《美学》体系的构架[J];学术月刊;198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强;杨桂萍;;宗教社区的联合与分离——宁夏韦州哈乙寺组织的民族志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1期

2 刘阳;;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述评[J];当代传播;2010年01期

3 郭必恒;韩冠杰;;2010年艺术学(二级学科)年度报告[J];文艺争鸣;2010年08期

4 吴晓;;艺术人类学的西方语境与中国实践[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马薇薇;;女性主义肥皂剧研究方法评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王伟;;在历史演进中呈现艺术学的学科形态——评张晓刚的《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1期

7 张海超;;田野中的舞蹈与信仰——以维西县塔城热巴舞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1期

8 韩伟;;敦煌艺术及其再生研究[J];文艺研究;2010年04期

9 王建民;;“原始艺术”与市场需求——兼论《云南映象》的策划与推广[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1期

10 刘焱;;对藏族唐卡的艺术人类学阐释——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唐卡绘画为例[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虹斌;;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官僚”角色表现及其负面效应——基于湖北洪湖市A镇的民族志研究[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姬凌云;;建立支撑“和谐城市”的城市生态技术学科[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曹晋;;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陈文钢;;在现代审美视域里谈词[A];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7 傅谨;;作为学科的“京剧学”[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樊秀丽;;国外教育人类学概说[A];“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海文;;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与重写中国哲学史[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利慧;;民间叙事的表演——以兄妹婚神话的口头表演为例,兼谈中国民间叙事研究的方法问题[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戈怡;博物馆里的民族志研究[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记者 赵志研;中保两国学者共同探讨当代社会危机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记者 马子雷;文化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工作交流会召开[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实习生 江伟硕 记者 李洋;产量不能作为非遗技艺保护标准[N];北京日报;2009年

5 宗和;非遗保护 重新发现手的价值[N];东方早报;2009年

6 陈恩黎;从“黎锦晖现象”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7 见习记者 何海峰;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在庆阳举行[N];陇东报;2009年

8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9 张广艳邋王辉;守望,文化的自觉[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孟浪;新瓷收藏潜力被发掘[N];市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建构与学术思想中的科学主义(1918-1949)[D];复旦大学;2006年

2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3 林新华;崇高问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4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5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6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茜雯;本地化翻译教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陈正府;反排“说”舞[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丁春燕;我国图书馆哲学的发展轨迹和建设方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志;论民俗陶艺[D];西安美术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964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64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