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新时期大众传媒对文学批评空间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03 02:20

  本文选题:大众传媒 + 文学批评 ; 参考:《新闻爱好者》2010年08期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消费时代的到来,迎合大众口味的大众文学逐渐取代了以往高雅的严肃文学。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文学批评本身也朝大众化、泛文化、娱乐化趋势发展,媒体批评也随之应运而生。文学批评的边缘化和批评功能的弱化使得文学批评自身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寻求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之间的平衡支点和互赢局面是目前文学批评发展的需要。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market economy and consumption era, popular literature which caters to popular tastes has gradually replaced the former elegant serious litera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ss media, literary criticism itself develops towards popularization, pan-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The marginalization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weakening of its function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criticism itself.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criticism to seek the balance between mass media and literary criticism.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社规划项目,批号:2009BWX005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振华;突围尴尬或陷入镜城——新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剖析和描述[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赵晓芳;;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批评[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诠;;走出困境 破茧成蝶——对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分析与展望[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晓明;历史的变形记——文学批评与大众媒体的关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丁帆;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前瞻[J];江海学刊;2002年03期

3 林舟;大众传播与当代文学批评的空间构成[J];南方文坛;2004年04期

4 王晓华;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三重欠缺[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1期

5 黄茵 ,殷睿;上海举行的“90年代文学研讨会”略记[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峰;;当下文学批评的批评[J];艺术广角;2011年04期

2 李建军;;文学批评:最是盛气不可无[J];文学自由谈;2011年04期

3 凌朝栋;;论《书目答问·集部》的文学批评意义[J];古典文献研究;2003年00期

4 邱亚雷;;徜徉于文字之中的炼金术士——我看王迅的文学批评[J];红豆;2011年07期

5 傅绍良;;徐中玉先生访谈录[J];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01期

6 牛寒婷;;重返文学批评的场域[J];文艺评论;2011年05期

7 秦桂平;;文学批评的标准之思——从“文学性的扩张”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8 申玲;黄鑫;;外国文学的多元化批评[J];飞天;2011年16期

9 谢有顺;;批评如何立心——读胡传吉的文学批评所想到的[J];南方文坛;2011年05期

10 王孚;;善疑也是福[J];现代营销;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利;;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黄浩;;批评失语症——90年代文学批评把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罗勇;;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王利云;邓敏;;论现代大众传媒的八大德育功能[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玮;;大众传媒与俄罗斯语言文化的变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秦忠翼;邹正昌;;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张晓非;;大众传媒对大众心理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红秀;;新世纪文学与大众传媒[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黄金娟;彭望清;张流祥;邝海沙;;医院与大众传媒合作树立形象初探[A];第十九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纪新青;;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与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单三娅;文学批评的角色及责任(图)[N];光明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王研;真正透彻的批评为什么总难出现[N];辽宁日报;2011年

3 李桂玲;《当代作家评论》专题讨论重建文学批评[N];文艺报;2011年

4 本报编辑部;重估文学批评更要审视环境[N];辽宁日报;2011年

5 本版编辑 雷达 吴秉杰 李敬泽 贺绍俊 阎晶明 陈晓明;新媒体时代:批评何为?[N];文学报;2007年

6 吕益都;文学批评的“对话关系”[N];文艺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江湖;大众媒体兴盛下的文学批评[N];文艺报;2002年

8 文波 综述;媒体时代的文学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武翩翩;当下文学批评现状与应对策略[N];文艺报;2008年

10 许宝健;提高运用大众传媒资源能力[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龙运荣;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梁庆婷;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邓庄;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D];武汉大学;2010年

5 刘卫军;我国职业体育与大众传媒互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2年

7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8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汪凯;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转型时代的状况与趋向[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蕾;大众传媒时代下中国文学批评现状探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马艳辉;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性别倾向[D];河北大学;2009年

3 孙丽;交流与融合[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公秀梅;论媒介变革语境中的中国文学批评[D];新疆大学;2007年

5 蒋小英;媒体化时代的文学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春雷;试论审美经验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D];厦门大学;2002年

7 何钢;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及其SDL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沈建松;论大众传媒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2009年

9 马守敏;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岐视[D];郑州大学;2000年

10 李爱芹;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对策[D];河海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71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71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