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剖析文学知识界
本文选题:现代知识分子 + 文学知识 ; 参考:《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10期
【摘要】:正《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知识界的傲慢与偏见(1880—1939)》/[英]约翰·凯里著/吴庆宏译/译林出版社/2010身为象牙塔内学术精英的约翰·凯里,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知识界发动了猛烈攻击,以清晰的条理和富于雄辩的论述向我们揭示了一些西方现代知识分子身上的阴暗面:
[Abstract]:"intellectuals and the masses: the Pride and Prejudice of Literary knowledge" (1880-1939). / [English] John Carey, translated by Wu Qinghong / Yilin Publishing House / John Carey, an academic elite in the ivory tower in 2010, It launched a fierce attack on the modern intellectual circle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20th century, revealing to us the dark side of some modern western intellectuals with clear and eloquent exposition: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轩;;论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述志写作[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汤克勤;;从《新中国未来记》看梁启超由士向知识分子的转型[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2期
3 贺桂梅;;打开六十年的“原点”:重返八十年代文学[J];文艺研究;2010年02期
4 ;稿约[J];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01期
5 高静;;情新寄山水,日暮思南荣——读谢混《游西池》[J];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01期
6 刘强;;刘辰翁与《世说新语》[J];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01期
7 谭雅素;刘江华;危冠;;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学素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才智;2010年03期
8 黄天明;;高职语文课程的文学知识体系建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2期
9 杨健;陈然然;;寄情于歌 寓情于心——浅谈歌唱中的情感表达[J];艺术教育;2010年03期
10 孙雪冬;姜永泽;;古典文学知识的渗透与拓展在中国美术史教学中的特殊意义[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改革初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章华英;;有关中国古琴音乐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A];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聂馥玲;;“重学”一词及其含义的演变[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黄强军;李山林;;“语文课程语言知识内容”辨正[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晓莲;王霄蛟;王颖;王立增;;200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期刊、报纸类)[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6 ;关于新左翼与“底层”写作的几点思考[A];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苏策;;又见季康[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8 白中t+;;清末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角色与定位----康有为、梁启超与孙中山的案例分析[A];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廷湘;;政局动荡时期中国学人的生存样态——从李思纯《金陵日记》、《吴宓日记》、《胡适日记》中窥见[A];一九四○年代的中国(下卷)[C];2007年
10 吴中杰;;鲁迅精神的当代意义[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季冰;“中国本位”与“中国范式”?(三)[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2 《加缪全集》主编兼译者 柳鸣九;面对生存荒诞与世界荒诞的彻悟者[N];文汇报;2010年
3 丁国强;痛苦与觉悟相伴相随[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北京大学教授 汤一介;儒者的“忧患意识”[N];北京日报;2010年
5 宜春四中 杨柳;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由“灌输式”向“人文式”教学的转变[N];宜春日报;2010年
6 本报书评人 止庵;再谈1949年后的废名[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廊坊市第六中学 王玉芝;新思路 新途径 新方法[N];廊坊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祝魏玮;教育改革不能急功近利[N];科学时报;2009年
9 孟兰云;记录现代科技文明的央视《大家》栏目[N];中华新闻报;2009年
10 潘玉忠黄山市歙县丰乐园天石砚堂;歙砚技艺之我见[N];安徽经济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卫东;论抗战时期中国散文创作中的自由精神(1937-1945)[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肖谊;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美国小说的元虚构性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初清华;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冯健飞;老舍叙事作品悲剧品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汪振军;独立精神的坚守与失落[D];河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莹;固守与超越:道势冲突下的紧张心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香;基于历史人物传记阅读的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D];西南大学;2009年
3 戈洪伟;音容宛在—张奚若的生平与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皓;从混乱到宁静[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何丽;另一种现代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尚文;湖湘文化映照下的历史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毕晓芬;社团格局与“五四”文学的复杂形态[D];青岛大学;2006年
8 陶晶;论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中美国犹太知识子的异化与回归[D];兰州大学;2006年
9 陶晶;论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中美国犹太知识分子的异化与回归[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张倩;新课标下语文知识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28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2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