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文艺学青年博士论坛综述——问题意识的挖掘与文艺学研究的生长点
本文选题:文艺学 + 问题意识 ; 参考:《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03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贵仁;《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点意见》质疑——与刘梦溪同志商榷[J];人文杂志;1980年05期
2 曾祥芹;呼吁开展文章学的研究——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议[J];殷都学刊;1980年00期
3 王振铎;一个文艺学说的形成——从“境界”到“意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草右;国际文艺学家大会[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3期
5 Γ.波斯佩洛夫 ,立早;文艺学的科学性[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8期
6 Г.Н.波斯佩洛夫 ,宋若男;论文艺学的科学性[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7 舒谦如;格奥尔格·卢卡奇[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8 苏岩;读列宁的《一本有才气的书》[J];俄罗斯文艺;1980年03期
9 程正民;苏召开艺术创作心理学学术讨论会[J];俄罗斯文艺;1980年02期
10 刘梦溪;;《红楼梦新论》自序[J];红楼梦学刊;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晓彬;;语法形式在文艺篇章中的审美作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刘坤媛;;邓小平文艺思想与新时期文艺理论转型[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张杰;;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杜书瀛;;百年扫描——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回顾[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曾庆元;;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的回顾与反思[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许明;;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李衍柱;;“天下同归而殊途”——谈中国现代文艺学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徐亮;;论文学时代的文艺学[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顾祖钊;;后记[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综新;国画艺术大师关山月病逝[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省澜;沙龙里讨论先锋性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刘新;中国当代美术评论描述[N];文艺报;2000年
4 任智;当代文艺学研究的宏阔视野[N];文艺报;2000年
5 陶东风 王晓生;学术史书写的收获与艰辛[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李公明;美术史教材中的知识传授与问题意识[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电影学书系(一)[N];中华新闻报;2000年
8 林何;我看北京文化新族[N];北京日报;2001年
9 孟繁华;批评的尴尬是理论的尴尬[N];北京日报;2001年
10 肖鹰;当代文艺学的单一与复杂[N];北京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莹;中国20世纪上半叶文学概论的发轫与演变[D];暨南大学;2002年
2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4 罗卫东;亚当·斯密的伦理学[D];浙江大学;2004年
5 冀诚;试论所有制概念对中国私法制度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田成有;传统与现代: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D];山东大学;2005年
8 何志钧;文艺消费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陈黎明;魔幻现实主义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李丹;元白诗派元前接受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济远;试论巴赫金的文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周颖;电视叙事理论刍议[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锐;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得与失[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朱金发;闻一多的诗经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唐成斌;中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闫勇;网络文化的勃兴与嬗变[D];郑州大学;2002年
7 郑丽丽;都市里飘逸的灵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郭继宁;奥秘与虚无[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丽;论认识论与体验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10 傅篪;传统与现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34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3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