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源氏物语》与《长恨歌》的比较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4 14:29

  本文关键词:“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福建师范大学》 2010年

《源氏物语》与《长恨歌》的比较文学研究

沈婷婷  

【摘要】: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虽然体裁不同,但都是以上层统治阶级的爱情悲剧为题材的叙事文学作品,都提出了爱情与政治、社会、道德观念冲突的共同问题。并且《源氏物语》的创作受到《长恨歌》一定影响。而其首卷《桐壶》卷以《长恨歌》为样本创作的观点也由来已久。 本文不局限于《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影响方面,而是将两部作品作为具有相同题材的叙事文学作品,通过对其艺术手法异同的比较,探讨两位作家的创作思维。本文的创新性正体现在这里。由此,不仅加深对白居易与紫式部这两位身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优秀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同时深化对中日两国文学传统的认识。 两部作品的艺术手法具有以下三点共性:以史实为基础的虚构;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格;对比法的使用。这不仅体现中日两国叙事文学的共性,而且说明两位作者的创作思维有共同的规律。两者的艺术个性体现在:直线型叙事法与螺旋形叙事法;预言法的取舍;神仙谭的取舍三个方面。两部作品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在于表达的主题不同,主题的设定与作家的文学观紧密相连。受到儒教“诗言志”政教观影响的白居易,其写作面对现实、批判政治得失,因此其诗明显带有思想倾向,重视讽喻意味。继承日本文学“言情”、“言私”传统的紫式部,文学理念是面对人生,在虚构中描写真实的人性,抒发真情。其作品与政治的联系也较为淡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0-03;I10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邱岭;非虚构传统——论日本现代私小说与古典文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邱岭;论日本文学的非社会传统[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邱岭;论郁达夫小说与日本文学的悲美传统[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姜文清;“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J];日本研究;1997年02期

5 张龙妹;;《源氏物语》〈桐壶〉卷与《长恨歌传》的影响关系[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04期

6 马茂元;王松龄;;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7 张哲俊;母题与嬗变:从《长恨歌》到《杨贵妃》[J];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军;;试论比较文学的开放性特征[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熊华;;学科整合—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3 刘晨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的女性悲剧——基于作者以及女主人公紫姬与薛宝钗的相似性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4 张全辉;;超脱于乱世的缥缈幽寂之美——日本中世和歌的“幽玄”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5 郑仪东;王海霞;;论民间故事在影视剧中的多重价值显现[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张中宇;“一篇长恨有风情”考辨——兼及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陈彩飞;;从与谢野晶子和她的《乱发》看女性的吟唱[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8 黎彬;;ICT时代体育话语权重构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徐瑾;;论和泉式部的诗歌特点[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10 邵作明;;浅谈中日文化差异中的无常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甜;;日本等级制度的变迁[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戴向东;中日传统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韩龙浩;19世纪《燕行录》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陈劲松;“闹热”及其背后的“冷清”[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叶娇;敦煌文献服饰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田雪梅;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D];复旦大学;2011年

7 石圆圆;日本梦与中国乡:论周作人对风物的“寄情”书写[D];复旦大学;2011年

8 康建强;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崔小敬;寒山及其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王冬青;明朝朝贡体系与十六世纪西人入华策略[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晶晶;克莱门茨《大学比较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黄蕾;户外广告管理的立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任孝霞;比较文学辨“异”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陈燕燕;关于“あはれ”原初情感内涵的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娇;霓裳清影千秋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晴;中日传统家具装饰图案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肖;中日传统家具审美意识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解直锋;希腊罗马神话对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影响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岳颖娜;论《紫式部日记》中紫式部的女性观[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克;论近现代中国对西方悲剧理论的引进和接受[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邱岭;日本文学言心传统成因初探[J];福建外语;1994年Z1期

2 朱靖华;;一个充满矛盾而易遭误解的作家——略论郁达夫[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01期

3 温儒敏;;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02期

4 张国祯;;郁达夫和我国现代抒情小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继中 ,刘华曦;走进《源氏物语》(一)——一阙日本版的《长恨歌》[J];日语知识;2005年01期

2 张中宇;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倾向与文化意义[J];文学评论;2004年04期

3 龙祖胜;浅析白居易对《长恨歌》的矛盾态度——兼与张中宇先生商榷[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杨小莉;试探白居易《长恨歌》中情感逆转之因[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徐海容;;白居易《长恨歌》创作中的盩厔因素[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6 付光芸;;一篇长恨有风情 此情并非真爱情——白居易的《长恨歌》赏析[J];语文学刊;2006年05期

7 梁丹;;论《源氏物语》中桐壶更衣与《长恨歌》中杨贵妃的差异——着眼于宫中地位、死亡原因剖析[J];考试周刊;2009年14期

8 谢长杰;;《长恨歌》:生之恨,情之幸[J];甘肃农业;2006年07期

9 李娟梅;;从《长恨歌》看白居易的爱情观[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杨利军;;解读《长恨歌》的爱情意蕴[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忙忙;张勇剑;;陕西周至县仙游寺塔出土丝织品的现场揭取及室内展开和加固[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何丹尼;;唐代法律与白居易《新乐府》、《秦中吟》[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3 何清;;“盐”意之间看白居易的诗歌创作[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2008年

4 朱琦;;论韩愈与白居易[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5 岳毅平;;白居易的园林艺术法则初论[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马斗全;;白居易生平思想研究[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1997年

7 李敬一;;论白居易中后期的关心民生主题诗歌[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8 巢国俊;;白居易《花非花》的眼科解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05中国·洛阳白居易诗歌国际研讨会召开[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10 李昌舒;;论白居易的诗、酒与琴及其美学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宝鸡文理学院文学研究所 马平川;[N];光明日报;2011年

2 刘玉琴;[N];赤峰日报;2010年

3 张琏瑰;[N];学习时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郭青 本报通讯员 刘骊平;[N];陕西日报;2011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N];文汇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晋锋;[N];中国电影报;2005年

7 ;[N];河南日报;2004年

8 本报驻沪记者 王寅 实习生 沈晓谨;[N];南方周末;2003年

9 邵燕祥;[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童煜华;[N];中国邮政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榕华;《长恨歌》与唐代宫廷文化生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吉林大学;2013年

3 文艳蓉;白居易生平与创作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吴松梅;《源氏物语》的家族意识[D];山东大学;2009年

5 吴芸茜;与时间对峙[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劲松;“闹热”及其背后的“冷清”[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邱月儿;元稹与白居易之唱和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杨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毛妍君;白居易闲适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郑广薰;说故事传统和唐代中后期文学变革[D];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婷婷;《源氏物语》与《长恨歌》的比较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怡;白居易及其诗歌对《源氏物语》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朴·娜塔莎(Pak Natalia);论《长恨歌》对女性命运的探索[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方芳;倒喻的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王欣;王安忆《长恨歌》影视改编的性别叙事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花琼;黄自《长恨歌》音乐悲剧性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谞;《长恨歌》小说的多重改写[D];苏州大学;2013年

8 王娴臻;叙事诗《长恨歌》翻译中的叙事风格传递[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9 陶毅;《源氏物语》<须磨>卷和歌中的月亮意向[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辛娣;本雅明寓言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4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4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0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